Google Podcast 併入 YouTube;Spotify 推出 AI 翻譯複製聲音——Podcast 市場將如何變化?

Google Podcast 併入 YouTube;Spotify 推出 AI 翻譯複製聲音——Podcast 市場將如何變化?

Google Podcast 併入 YouTube,將對 Spotify 造成什麼衝擊?本篇將分析 YouTube 的優勢,以及 Spotify 策略的困境

最大的 Podcast 平台是什麼?

大家腦中可能會浮現 Apple Podcast、Spotify。但事實上最大的 Podcast 平台是 YouTube。

根據市調,截至今年四月有 29% 的美國聽眾使用 YouTube 聽 Podcast。二、三名是 Spotify(17%)和 Apple Podcast(16%)。

source: Cumulus Media and Signal Hill Insights

過去四年間,YouTube 的佔比愈來愈高,從 2019 年的 15% 上升到 2023 年的 29%。

這也能解釋 Google 為什麼宣布 2024 年會將 Google Podcast 併入 YouTube Music。雖然有多次砍掉大家心愛服務的黑歷史,但這次可能不一樣:既然有個又大、又有商業模式的平台,似乎沒有必要留著老舊的 Google Podcast。

另一方面,Spotify 則是宣佈推出以 AI 自動翻譯並複製聲音的功能。消除語言隔閡,可能將大幅拓展 Podcast 的市場。

然而,Google 看似打算在 YouTube 加碼 Podcast,Spotify 應該會非常緊張。因為相比之下,Spotify 似乎沒有什麼優勢。

YouTube vs Spotify

YouTube 和 Spotify 的商業模式相同:廣告與付費訂閱並行。然而對比 Spotify,YouTube 表面上的優勢更明顯:受眾量大、富爸爸和 Shorts。

受眾量大是很自然的:YouTube 累積使用者的時間更久,而且基本上獨占影音市場。YouTube 已經是新一代的電視,大多數人可能愈來愈少買第四台,但幾乎一定會看 YouTube。

而且相較於勉強求生的 Spotify,YouTube 還有富爸爸 Google 持續供給的現金流。挾著大量使用者與現金,在 Spotify 大張旗鼓進軍 Podcast 後,YouTube 得以後發而至。

另一項優勢則是 Shorts。短影音已經驗證具有強大的推薦效果,YouTube 原先推出 Shorts 功能,很可能只是為了跟進趨勢,此舉卻讓 Podcaster 們獲得長年缺乏的宣傳通路。

在美國,愈來愈多節目利用短影音作為「精華片段」或「搶先看」,吸引大量受眾,比如 Joe Rogan 就是這方面的先驅者。台灣的例子:好味小姐並不會在 YouTube 放 Podcast(我個人認為他們可以考慮這樣做),卻會將 Podcast 內容剪成短影音,發布在 YouTube 上。

相較之下,Spotify 直到今年(2023 年)才宣布會推出短影音功能 Clips。步調有點慢了,而且誰想讚串流平台,看只有一分鐘的精華音樂片段?感覺超像廣告,或某種 2000 年古老音樂服務的「30 秒試聽」。

更重要的是:大家會在 Spotify 上看影片嗎?Spotify 被定位在「聲音」平台,限制了社群與創意的發揮空間。

影片 vs 聲音

影片市場規模,也遠比聲音市場更大。Spotify 執行長 Daniel Ek 在 2019 年就提到

影片是一兆美元的市場,而音樂與廣播產業則大約一百億。我總是思考同一個問題:我們的視覺,比聽覺值 10 倍嗎?

然而數據顯示,大家愛看影片。跟 2022 年相比,邊聽邊看影片的比例上升了:

淺藍色:會觀看影片的聽眾,從 28% 上升到 36%

其中新入坑的聽眾又比老鳥聽眾更愛影片:

上面是新入坑一年的聽眾,相較於已經聽了四年的聽眾,更喜歡看影片(淺藍色)

許多 YouTube 上很紅的說書影片、不露臉影片,也驗證了人們就是喜歡看東西。這些內容實質上,跟 Podcast 沒有太大的差別,即使不看畫面也完全能懂。

想看時就瞄一眼,不想看就滑手機,很符合注意力稀缺的現代使用習慣。

更重要的是,聽覺與視覺,很可能有著天生的差異。

人類並不介意多看些新鮮陌生的事物,YouTube 的演算法可以盡情推薦一些怪影片給我們。然而人類對於陌生的聲音相當排斥,這就使得 Spotify 很難做推薦演算法。

人們想看新鮮事物,卻想聽熟悉的聲音。人們並不真的想「發掘新音樂」,更想要聽「懷舊金曲」。證據有很多,比如研究指出,人們的音樂品味大致在青少年就已經定型

就我的個人經驗,同一個 YouTube 頻道看久了,多少會想找些沒看過的頻道換換口味;但 Podcast 只會鎖定少數幾個節目。因為已經長時間聽,幾乎是一聽到開場和聲音,就給我強大的安全感。

深度連結對於 Podcaster 來說是優點,很適合建立長期粉絲;對於平台方卻很困擾,即使推薦了性質相近的頻道,聽眾也不容易轉換。

這可以解釋,為什麼新入坑的聽眾更喜歡看影片。影片多了更多視覺與文字資訊,可供判斷自己愛不愛這個節目。同時,影片的推薦演算法也比純聲音效果更好,對於還沒成為忠實聽眾的人來說很實用。

綜合來說,已經具備大量影片內容的 YouTube,在推薦與發掘新內容方面,比 Spotify 更佔優勢。

而這也是為什麼,Spotify 在 2020 年推出 Video Podcast,讓特定幾名創作者可以上傳影片;2022 年四月則開放部分市場的所有人都能上傳影片

然而問題依然是:反應速度似乎有點太慢。而且作為後起者,Spotify 想在影音市場趕上 YouTube,難度就遠比 YouTube 進軍 Podcast 高出太多了。

AI:加速內容的「大宗商品化」

Spotify 最近推出 AI 功能,可以複製聲音並且翻譯成其他語言。

這項魔法般的科技,可能可以拓展 Podcast 的市場。將大量的英文節目翻譯成西班牙文、中文、日文⋯⋯等於 Spotify 擁有更多版位可以賣廣告。

除此之外,隨著 AI 發展,自動剪出短影音、自動為 Podcast 配影片,應該也會在接下來幾年甚至幾個月內出現。

當創作者只需要錄音(甚至不需要錄音,只要提供聲音範本),AI 就能生成出節目,配上影片,並剪輯成可能爆紅的行銷短影片。

可惜的是,這些 AI 帶來的豐厚果實,很可能會被 YouTube 奪走,因為它壟斷了影音的入口。這點接下來會細談。

海量的影音內容,除了能為平台帶來海量的廣告版位,更重要的是讓內容「大宗商品化(commoditized)」。

我曾在分析 Stripe 策略的文章裡談過,當一項產品(如:支付)成為大宗商品,就代表失去了讓商品差異化的機會。

打個比方,消費者不太會管衛生紙的牌子,而是哪牌便宜就買哪牌。衛生紙之間,很難做出差異。這不代表大宗商品無利可圖,只是描述當競爭發生,參與者只能以價格戰殺到血流成河。

事實上,現在網路上的內容已經接近無限,並且已經開始有大宗商品的特性。AI 會加速大宗商品化,並且為 Spotify 帶來傷害:Spotify 曾試圖主打「獨家內容」。

為什麼「獨家」不是好主意

2018 年開始,Spotify 大動作進軍 Podcast,並在接下來幾年,持續收購製作公司並簽約好幾檔 Podcast 節目。其中包括充滿爭議的 Joe Rogan、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、金・卡戴珊、哈利王子夫婦等。

Spotify 的算盤,應該是透過這些獨家內容,獲取更多使用者。而這個策略也確實奏效,2019~2021 年 Spotify 在 Podcast 的市佔逐年上升。

不過,我認為「獨家」不是一個「獲客」的好策略。在高成長的甜蜜期過後,獨家的獲客能力將快速遞減。這點也可從近兩年 Spotify 市占率逐年萎縮看出。

由於網路上的內容接近無限,如果消費者看不到獨家內容,最合理的行動不是付費購買或特地去聽,而是「乾脆不要聽」。

另一個例子是同樣以獨家內容為策略的 Disney+。Disney+ 經歷了與 Spotify 極其相似的成長曲線:高速獲取大量訂閱,甚至一度超車 Netflix;隨後又快速下滑。

然而,獨家是一個「留客」的好策略。Netflix 持續推出自家製作的獨家內容,一方面是為了控制成本,避免被授權方漫天喊價;另一方面,也是因為獨家內容可以留住客戶。

人類心理上很害怕損失,為了避免將來「再也看不到」的風險寧可付費。

Netflix 具備強大的先行者優勢,許多人已經習慣了以 Netflix 取代電視,因此心理的沉沒成本很高。但是 Disney+ 新獲取的使用者,由於還在嚐鮮期,趕緊把想看的看一看,然後取消訂閱,才是比較合理的策略。

於是,Spotify 現在同時面臨兩個問題:獨家內容不再能搶奪市占,為了留客,卻又無法取消獨家內容。

至今 Spotify 已經花了 $10 億美元在 Podcast 上,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,這些獨家內容並不賺錢,整間公司 2023 上半年虧損 $5.65 億美元。

Spotify 打算透過 Podcast 來迴避唱片公司高得嚇人的版權費用,以固定成本(Podcast 獨家授權費)取代變動成本(隨播放次數收費的音樂版權費),並藉此開拓新的訂閱與廣告收入。這卻很可能會在半路被 YouTube 攔截。

誰控制了入口?

前面提到,YouTube 幾乎壟斷了影音市場的入口。然而,Spotify 並未壟斷任何通路的入口,甚至還得跟 Apple Music、Amazon Music 競爭音樂市場(三者的市場份額分別是 31%、15%、13%)。

YouTube 同時也有非常成熟的廣告技術與市場,使用者們也已經很習慣廣告,或是訂閱來移除廣告。YouTube 的頻道會員跟打賞機制,也對創作者很友善,可以輕易推出會員專屬 Podcast(Spotify 目前也有這項功能)。

再綜合前面談到的,當影片與 Podcast 的差異逐漸模糊,AI 又能更進一步加速內容產出,YouTube 控制影音市場入口的優勢將愈發明顯。

控制入口其實是一種罕見的狀況。Google 控制了搜尋引擎,進而控制了網頁流量的分配。Amazon 控制了網購的流量分配。Meta 控制了社群網站的流量分配。

特別是在大宗商品的市場,控制入口是強大的特權。洛克斐勒當年便是控制了「石油」這項大宗商品的入口而成為首富。

如果我們將「流量」視為一種大宗商品,那麼控制流量入口的玩家,就能獲得強大的定價權。這也是為什麼 Google、Amazon、Meta 成為了巨頭。

這可以視為 Ben Thompson 「聚合理論」的簡易版,不過我認為即使不動用理論,也可以很輕易理解:Spotify 從未控制任何入口,自然無法在內容大宗商品化後取得優勢。

YouTube 則控制了影音流量的分配。可以想像,當影音內容愈來愈像大宗商品,YouTube 也會取得愈來愈多優勢。

在 Google 宣布將 Podcast 整併入 YouTube Music,展示加碼的意圖後,Spotify 敗給 YouTube 似乎已成定局。更可怕的是,對 YouTube 來說,Podcast 可能只算是飯後點心。而本篇從頭到尾缺席的 Apple Podcast,則根本不在乎 Podcast。

聽 Podcast 只是蘋果在裝置上取代廣播的一個特色功能。相較於 Spotify、YouTube 會將內容放在自己的伺服器(rehost),蘋果根本懶得做這件事,單純是利用 RSS 協定抓取檔案。

但是對 Spotify 來說,這是他們付出 $10 億美元努力了五年的市場,更是少數——或唯一——能讓自己擺脫音樂版權費惡夢的稻草。

我雖然不認為 Spotify 會就此倒地不起,然而他們邁向穩定獲利之路,或許比預期的還要遙遠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