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 發表了 o3 模型,其數學與程式能力,已經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。然而 2024 年 OpenAI 一直給我種違和感:他們究竟是 AI 公司,還是 Consumer App(消費性應用)公司?
嗨,我是黃昱嘉,熱愛科技、商業與產品,並透過寫作,嘗試挖掘事物背後的本質。
我也經營一份電子報,每週會寄出一封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,歡迎加入。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 →OpenAI 發表了 o3 模型,其數學與程式能力,已經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。然而 2024 年 OpenAI 一直給我種違和感:他們究竟是 AI 公司,還是 Consumer App(消費性應用)公司?
馬斯克對 OpenAI 提起訴訟,因此公開了許多與 OpenAI 的往來信件。對此,The Verge 寫了一篇報導,揭露這些信件。而與去年出版的《馬斯克傳》對照,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。以下是簡單的年表
最近在研究 Clarymind 的留存率,恰巧 YC 最近一支影片談 Cohort Retention,是我看過最清楚、最好懂也最實用的教學。Cohort Retention 是軟體服務重要的指標,意思是把用戶分群後,看不同群組的留存率。本文大部分內容來自這支影片,也加上一點點自己的經驗。
為什麼動畫那麼難做?動畫通常需要大量的工作,並涉及設計師、動畫師和工程師的協作。而 Rive 想解決的問題,便是讓動畫的協作與展示更簡單。
新創 10 年經歷,擔任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因此累積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以下是一些里程碑:
此外,也出版詩集《偽神的密林》,經營迷因文學帳號。畢業於台大電機系。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訂閱更多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,一起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