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er 轉虧為盈,但是獲利有辦法持續嗎?

Uber 轉虧為盈,但是獲利有辦法持續嗎?

Uber,一間被眾人遺棄、認為商業模式早就沒救的公司,近期宣布 2023 Q2 轉虧為盈。此前大多數人都認為,Uber 是無法持續的商業模式。首次獲利,是否表示 Uber 終於證明了「共享經濟」是可行的?

Uber,一間被眾人遺棄、認為商業模式早就沒救的公司,近期宣布 2023 Q2 轉虧為盈。

2009 年創業,14 年來,Uber 營業虧損超過 $315 億美元。(對,沒有寫錯。換算成台幣大約是 $9,450 億台幣。)

所以即使第二季淨利只有 $3.94 億美元,首次季度獲利加上正現金流,對 Uber 來說依然是重大里程碑。

首度轉虧為盈的 Uber

(但其中有 $3.86 億美元是來自股權投資,也就是說實際靠本業獲利不到 $1000 萬美元。)

此前大多數人(包括我)都認為,Uber 或任何乘車共享平台、外送服務,是無法持續的商業模式。Uber 14 年來首次獲利,是否表示這間曾經風光一時、又走過醜聞的公司,終於證明了「共享經濟」是可行的?

我認為對也不對。Uber 證明了共享經濟可行,但並不是他們一開始畫的那張大餅。Uber 如今變成了一個奢侈的高價服務,而非人人能使用的基礎建設。

以下會分別探討:

  1. Uber 如何轉虧為盈?
  2. Uber 的獲利能持續嗎?
  3. Uber 本來的 End Game 是什麼?還有機會達成嗎?
  4. Uber 的下一步

1. Uber 如何轉虧為盈?

說穿了不稀奇,主要靠的是萬年不敗獲利公式:漲價。

而 Uber 的漲價,又體現在兩個地方:整體收費調漲,以及提高對司機的抽成。

此外還有這幾年持續的縮減成本,以及傳聞中的差別定價。

1-A. 收費調漲

Forbes 的一篇專欄綜合 Second Measure 和 YipitData 的資料,在 2019 年上市前,Uber 就開始調漲價格。從 2018 年到 2022 年 Q3,在美國的單趟旅程費用上漲了 83%,平均每年調漲 17.5%。

對於漲價,現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在專訪裡表示,「物價一直在漲,因為通貨膨脹。」

但同時段裡美國的通貨膨脹年增只有 4.5%。Uber 漲價約是通膨的 4 倍。

1-B. 提高抽成

至於對司機的抽成,在叫車部分,從 2022 年 Q2 的 26.6%,上漲到 2023 年的 29.3%;食物遞送(Uber Eats)則從 19.4% 微漲到 19.6%。

但實際上,Uber 還會收取其他費用,例如「服務費」或「叫車費」,而讓某些短程接送對司機而言非常不划算,甚至被抽到 40~50%

這些費用也可以變相提高抽成,因為司機從來都不清楚這些費用是怎麼計算出來的。

Uber 司機的抱怨,並曬出自己被抽成 50% 的截圖

1-C. 縮減成本

除此之外,Uber 也在過去幾年砍掉了不少成本。2022 年裁員 6700 名,2023 年則預計裁員 200 名。

2020 年底則出售了自動駕駛部門。自動駕駛對於 Uber 來說很有吸引力,如果成真,可以讓 Uber 不必付錢給司機,獨佔 100% 的營收。

問題在於,自動駕駛進展緩慢,而且也不一定要自己研發。Uber 現在便是與 Waymo(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)、Aurora(就是買了 Uber 自動駕駛部門的公司)、Cartken 合作。我認為出售是正確的決定。

1-D. 差別定價

根據傳言,Uber 會根據不同的司機與乘客差別定價(Price Discrimination)。先提出高價格,如果乘客不接受而重新叫車,價格就可能變低。

同理,先對司機發出低價競標,如果都沒有人接,才發出高價競標。經過學習,Uber 可以建立一套演算法,大致推測出每位司機與乘客能接受的價格帶。

在 Wired 專訪裡,記者談到他在紐約一個晴朗的週間早上十點,搭 Uber 約 5 公里的路程,就被收了 $51.69 美元(約 $1550 台幣)。而且這是他叫的第二次。第一次甚至貴了 20 美元。

Uber 官方否認有做差別定價,但實在合理到讓人覺得,Uber 沒理由不採用。這也讓 Uber 更像是航空公司或住宿平台。價格的不透明,讓他們得以賺取更高的利潤。

2. Uber 的獲利能持續嗎?財報暗藏使用者流失的隱憂

下一個問題自然是:獲利有辦法持續嗎?

或許可以,但 Uber 也不會成為當初萬眾期待的 Uber。

目前的獲利,更多是因為整體經濟環境逐漸放緩,資金獲取變得困難,導致 Uber 與 Lyft 等競爭者都將目標從成長轉向獲利,暫時停止補貼戰。

至於補貼來的用戶留得住嗎?

Uber 的財報數字向來以模糊著稱,裡面沒有公開不同服務的接送次數,而是將叫車服務、外送服務(Uber Eats)和貨運服務(Uber Freight)全部加在一起。這讓我們無法直接從財報中,看出各平台使用者情況。

Uber 說每月活躍消費者(Monthly Active Platform Consumers)成長 12%。但我們不清楚哪些在北美、哪些是因補貼而來、哪些使用叫車服務、哪些使用外送服務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Uber 在北美,2023 年 Q2 對比去年同期營收成長僅 4%。

財報裡特地註明,北美的營收受到貨運服務 YoY 下滑 30% 影響而重挫 20%。我認為這並不合理,就算我們把全部 2022 Q2 貨運服務營收都加進去 2023 Q2 北美營收,也只會成長 10.78% 而已。不太清楚 Uber 是怎麼算出來的。

對比本季整體營收成長 14%,以及上一季北美成長 12%,我認為更可能的情況,是 Uber 在服務成熟、成長邁入高原期的北美,開始出現停滯甚至使用者流失。

Forbes 的專欄引用 YipitData 的數據,與疫情前 2019 年 Q3 相比,2022 年 Q3 Uber 在美國的接送次數降低了 29%。

北美市場可以讓我們一窺 Uber 停止補貼後可能的結局:長期補貼下,乘客難以習慣愈來愈高的費用;提高司機抽成,則可能讓願意花時間接單的司機變少。

Uber 的「雙邊市集 Marketplace」商業模式,理應要慢慢累積供需雙方,形成網路效應;如今失去補貼後,開始流失供需雙方。

Uber 上市申請書裡面的「流動性網路效應」圖。問題是,失去了補貼的 Uber 似乎打破了這個飛輪,也打破了網路效應

這不免更令人懷疑,Uber 的獲利是否只是暫時性的。這一季 Uber 的獲利,可能是在「吃老本」,調漲後使用者尚未大量流失。

平心而論,少了補貼後使用者下滑是可預期的。問題是,Uber 還有機會成為當初那個投資人想像中、壟斷的移動大平台嗎?

3. End Game 是什麼?Uber 還能成為 Uber 嗎?

過去十年,看好 Uber 的人們認為 Uber 的終局是,先透過補貼壟斷市場,然後就能開始收割、漲價。

也因此,Uber 在過去十年採取的是瘋狂成長策略,燒掉了 $315 億美元。

然而,我認為兩個原因使 Uber 到不了當初想像的終局:

  1. Uber 的補貼與快速成長,使他們錯過了建立穩定網路效應的機會。
  2. 勞力密集+在地化,使成本降不下來

3-A. 補貼使 Uber 錯失建立穩定網路效應的時機

我將討論 Uber 商業模式的文章獨立成一篇〈Uber:沒能健康長大的 Marketplace;「跳步驟」補貼成長策略,如何使 Uber 錯失壟斷〉,並總結如下:

Uber 決定不計一切代價成長。於是他們「跳步驟」,以補貼提供更便宜的服務。

「跳步驟」的成長策略,使 Uber 錯過了偷偷壟斷市場的最佳時機,進而錯過了規模化後,議價再提供更便宜服務的最佳時機。

過早成長的結果,是表面上似乎達到了規模化,實際上卻非常脆弱。

近幾年,Uber 有了品牌與一定程度的規模優勢後,開始提高對司機的抽成。但這並沒有反映在終端售價,Uber 反而「提高了」終端售價。

Marketplace 最好在沒有強力競爭者的狀態,慢慢壟斷並形成網路效應。然而迫於現實與早年好鬥的管理層,Uber 從來沒有建立穩定的網路效應,也不曾利用規模帶來的議價能力,提供更低價的服務。這點與健康成長的 Marketplace 如 Amazon、Airbnb 不同。

在多年的補貼策略下,Uber 也從來沒有機會,學習以低成本獲客與營運。而如果 Uber 必須高價才能獲利,就無法完成當初「讓叫車服務像是自來水一樣,人人都能使用」的使命。

3-B. 「勞力密集+在地化」的產業特性,使成本降不下來

在上市前,Uber 賣的願景是「取代家中的第二台車,甚至根本不用買車」。事實上,現任 CEO Dara Khosrowshahi 仍然在喊同一個願景。

然而這個願景到底是「Uber 希望做到的」,還是「必須要發生,Uber 才有辦法生存」?

與商品、住宿不同,接送不僅是勞力密集的產業,更是一個在地化的產業,因此很難有議價空間,也無法轉移到人力便宜的國家。

由於缺工,我們能想像未來人力只會愈來愈貴。這導致叫車和外送服務,無法成為民生必需品,而是奢侈品。

因此我非常懷疑,Uber 不斷喊的願景「讓人們都不需要擁有車」,聽起來更像是「我多希望大家都沒有車,這樣大家都得叫 Uber 了」。

如今 Uber 調漲費率到人人抱怨的程度,似乎只是終於面對現實: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奢侈服務。

我向來比較欣賞誠實面對自己的企業家。Uber 從高級黑頭車起家,隨後在踏入大眾叫車服務後,開始了痛苦掙扎的補貼戰。如今似乎只是終於回到起點。

本來這邊打算介紹 Marketplace 如何健康成長,但是因為字數爆表了,塞不下,只好快速用一個比喻帶過:

補貼沒有讓 Uber 進化成機械暴龍獸,反而變成喪屍暴龍獸。於是如今,只好退回滾球獸重新開始。

(謝啦五條悟,這比喻蠻好用的。)

4. Uber 的下一步?先想辦法活到自動駕駛成熟那天

現在的 Uber 有一些好的跡象,也有一些壞的。

先說好的。今(2023)年四月,CEO Dara Khosrowshahi 親自開車跑了幾趟 Uber,並表示從中他發現了很多產品流程不夠好的地方。

如同他自己所說,他應該早點做這件事(我認為他晚了六年)。無論如何,這個舉動令我頗為欽佩。

CEO Dara Khosrowshahi / source: WSJ

Uber 在疫情前就推出外送服務 Uber Eats,也成為其疫情間的命脈,並且成功領先競爭對手如 Lyft。

不過,也有令人擔憂的地方。至今 Dara Khosrowshahi 對外依然維持 Superapp 的說法。在同一個平台,同時可以叫車、訂餐、送貨⋯⋯只要跟移動有關,都是 Uber 想切入的市場。

但每一個市場,都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領域知識(看看 2023 年 Uber Freight 的慘澹表現就知道)。切入外送,還可以說成是提高司機的生產力,減少閒置時間;切入貨運,對於其核心業務幾乎沒有幫助。

因此,當 Uber 繼續切入航空、船運,不免令人擔心,Uber 說要專注本業到底有多認真。但這顯然也是個兩難:如果明知道叫車和外送的飛輪卡住,又怎麼能不找尋其他機會呢?

至於我對 Uber 的未來是悲觀還是樂觀?我認為他們走在正確的方向。只要能頂住董事會壓力,持續以獲利為目標,仍然有機會吸引到夠多人,負擔昂貴的費用換取方便與時間。(Uber 公布獲利財報,股價反而大跌。)

Uber 燒了 $315 億,至少燒出了一個品牌。而有些品牌如 Apple,是以高價與穩定為代表。如果 Uber 能持續做到又快又安全,品牌仍是強大的市場力量。

這是 CEO Dara Khosrowshahi 現行的策略。在 Wired 專訪裡提到,他會專注在「安全性」:

當我來到 Uber,我們決定「安全性」不是之後再考慮的事,而是核心原則。我們開始在安全性功能上創新,像是「傳訊給 911」、「追蹤車輛」,或是確保司機自拍,你才知道那就是你叫的車。

Uber 曾經因為惡性競爭商業間諜高管性騷醜聞,導致創辦人下台,也曾經爆出多起刑事犯罪案件。重新建立信任,是過去六年 Uber 持續在努力的目標。我認為持續專注在安全性是正確的。

而當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並且法規允許,Uber 就能擺脫勞力密集的高額成本,開始享受超高額毛利。Uber 現行的商業模式,到時候也將不再重要。

現階段,我認為 Uber 最重要的任務是專注在如何持續獲利——並且最好避免太多燒大錢的支線業務——然後存活到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的那一天就好了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