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I/O 宣布搜尋導入 AI 生成內容;AI 將如何影響內容產業、注意力經濟與未來的社群網路?

Google I/O 宣布搜尋導入 AI 生成內容;AI 將如何影響內容產業、注意力經濟與未來的社群網路?

Google 將 AI 生成內容(或說生成式 AI)導入搜尋,將如何影響媒體內容產業與未來社群網路的發展?而我認為,這很可能讓網路趨於封閉。

Google 在五月中的發表會 Google I/O 上,宣佈會將 AI 生成內容導入搜尋結果。市場的反應是股價大漲。對比二月 Google 顯然是因為 New Bing 恐慌而倉促舉辦的發表會,市場失去的信心終於在五月重新拾回。

不過,我的思考點是:這將如何影響內容與媒體產業?

有了社群媒體之後,UGC(User Generated Content)增加,再加上串流影視、Podcast、Youtube,使得世界上的內容生產過剩,進一步壓縮利潤。於是,我們看到傳統媒體整併與轉型,網路媒體破產(如 Vice)與拆分(如 BuzzFeed),出版圖書市場持續萎縮。博客來 2023 Q1 面臨十年來最大虧損,單季虧損 741 萬。

而大型語言模型(LLM,Large Language Model)與各種社會統稱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的興起,更讓內容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。當內容生產過剩,AI 將如何影響內容產業,以及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?

這是一個我想了兩個月的問題,最後得出了蠻有意思的結論:

  1. 大型語言模型(LLM)會促使網路趨向封閉。
  2. 「真實」成為新的稀缺,進而催生新的社群——很可能是付費社群。
  3. 然而這一切,會讓社會更加兩極,資訊與貧富落差更大。

為了說明,我試圖從媒體的過去切入,並進一步分析現在的「注意力經濟」,以及一些反注意力經濟的嘗試(Medium、Substack),最後試著猜測,當 Google 將 AIGC 引入搜尋,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。

不過,寫完才發現字數大爆炸⋯⋯不得不把一部分內容拆到下一篇⋯⋯

媒體的過去:內容直接銷售的時代

在內容非常稀缺、甚至是特許行業的年代,只要有能力生產內容,就能直接拿內容銷售。

全世界都經歷過這個時代。在台灣是老三台三大報,在美國則是三大電視網。內容稀缺的特性,就是內容也不用多好,例如以現在的目光,去看過去的暢銷書,可能會懷疑為什麼這個品質可以暢銷。

這也是為什麼,當媒體與出版步入網路時代,多數都會面臨掙扎。在過去,紙本出版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商業模式,前期投入一點成本,後面就能持續生產出高毛利的產品:

  • 第一刷確保能大致 cover 掉固定成本如編輯、校對、排版
  • 後面只要一直印,就會一直有八九成的毛利湧進來。

然而,當一本書只能賣一兩千本時,出版就不再有規模化的優勢。因為每本書大概只能賣出一刷,每出一本書,都得精打細算能不能損平,很難期待後續高毛利的時期,出版也因此成為不那麼漂亮的商業模式。

傳統媒體行業也是如此,只要提供內容就會有觀眾,因為沒有其他獲取新聞、娛樂的管道。而且,不只內容稀缺,通路也稀缺。廣播可用的頻寬有限,第四台的頻道也有限。廣播的廣告商模,以及有線電視的訂閱商模都奠基於此。

這個模式所仰賴的稀缺,因為兩件事的出現而被打破:「網路」和「社群媒體」。

網路的出現,打破了通路的稀缺,使內容傳播不再掌握於少數人手裡。社群媒體,則進一步打破了內容的稀缺,使大量內容得以在網路上被生產、傳播。

媒體的現在:內容不值錢,銷售注意力的時代

網路使內容的傳播不用成本。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建造一個通路,且沒有數量上限。

然而有接近無限多的網頁,觀眾怎麼知道要去哪裡找到自己要的資訊?於是有了入口網站(如 Yahoo)與搜尋引擎(如 Google)。此時,因為內容供給眾多,價格下降;新的稀缺出現在「流量」。Yahoo、Google 這類的聚合者(Aggregator),便負責分配流量給每個網頁。

社群媒體出現後,則讓內容供給再一次增加。每個人都可以分享生活,自拍上傳。於是,現在不只有無限多的網頁,在社群上,還有無限多的照片、迷因、影片⋯⋯

社群媒體也參與流量的分配。一方面推送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,增加黏著度;另一方面推送廣告連結,從中收費。於是光靠線上廣告,就足以撐起 Google 和 Meta 兩大巨頭。他們各自掌握了流量分配,並從中收費。

然而社群媒體增加的不只是內容供給,還增加了流量。原先會去 Google 搜尋的人,可能只有少數擅長電腦的 geek;當每個人都在手機上滑社群,流量也因此變多了。

經歷過 2010~2015 電商黃金時期的人,常說早期 Facebook 有「流量紅利」——因為流量的供應在這幾年突然增多,以致於只需要極低的成本,就能導入大量的流量。

而隨著流量的需求增多(也就是在網路上賣東西的人變多),以及 Instagram、TikTok 等新社群網路出現,流量紅利也漸漸消失。此時,新的稀缺出現在「注意力」。二十年前,我們一天之中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在看部落格,現在光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就上升到五小時,卻還是覺得內容看不完。

這正是所謂的「注意力經濟」(Attention Economy)。

現在的網路銷售,早已不是做素材下廣告導流量這麼單純,更是搶奪注意力的競爭。近幾年電商都能注意到,網路廣告成本上升,因為競爭對手不只是同行,更是五花八門的 IG 限動、TikTok 迷因和 Youtuber。金錢會流往稀缺的地方,從古早的直接銷售內容,轉移到以廣告購買流量,最後轉移到以廣告購買注意力。

逆反潮流的嘗試:付費會員制閱讀(Medium、Substack 與 Twitter)

在這波搶奪注意力的競爭裡,有三個玩家嘗試逆著潮流走,分別是 Medium、Substack 與 Elon Musk 接手後的 Twitter。

本來這邊還放了一大段,分別討論這三家的走向,但是因為字數(顯然)已經爆了,所以決定留到下篇再談。這邊快速提一下我的想法:

Medium 是一次大型的付費閱讀實驗,卻因為經歷從免費轉型成付費而掙扎,而且其命根「流量」是掌握在搜尋引擎手裡。由於使用者愈來愈多,平均文章品質也自然下滑,促使 Medium 需要採取一些措施(如:偷偷使部份文章無法被搜尋),以免整個網站評分都被 Google 降低。

起先是想打造一個公開的長文平台,最後卻走向封閉。當我們討論「AI 加入產生大量廉價的文字後,會發生什麼事」,便可以用 Medium 做參考——答案是會走向封閉。

Substack 則因為比較年輕,還沒有面臨使用者增加、文章品質下滑的困境。然而,Substack 卻面臨成長趨緩。近幾年,Substack 在營收上幾乎沒有顯著成長。為了應對,Substack 推出 Podcast、Recommendations、Notes 等產品,並且進行了不尋常的群眾募資

我認為,Substack 的最佳解,是加入廣告商模,Notes 和 Podcast 都是很好的機會。然而,Substack 創立的宗旨,就是反對廣告。以下是引用自 Substack 發布 Notes 時的說明:

我們在 2017 年創辦 Substack,是因為我們希望網路能夠對作家和讀者更好。我們對於釣魚標題、內容農場、清單式文章、假消息、低級煽動和文化戰爭感到憂心。
(中略)
因此,我們著手建立一個能夠促進深層連結和優質內容的系統,而非膚淺互動和多巴胺刺激。我們拒絕廣告和注意力經濟(attention economy),轉向訂閱制和直接建立關係。

我的看法是,Substack 能否繼續成長,或是退回低營運成本的小型企業,取決於他們是否能放下不加入廣告的堅持。

Twitter 在 Elon Musk 接受後狀況不明,推出的「Twitter Blue(藍勾勾)」似乎也有些掙扎。Elon Musk 的願景是打造一個「付費的社群網路」,並曾經在 Substack 推出幾乎和 Twitter 一模一樣的 Notes 功能後,使出低級招式,降低 Substack 相關推文的互動

然而「付費社群」確實很可能在所謂「生成式 AI」更普及後,成為社群媒體的未來走向之一,我將在以下章節說明。

媒體的未來?大型語言模型(LLM)將促使網路趨於封閉

五月中舉行的 Google I/O 裡,焦點之一是 Google 會將 AI 應用於搜尋。與 New Bing 呈現一個對話式側邊欄不同,Google 的呈現形式更加「融合」——針對非商品類的搜尋,由 AI 直接寫一段回答。

如果是商品類的搜尋,則一樣會先出現商品連結:

Google 現在就已經是這樣的模式了,只不過現在是引用,並將包含答案的那句話上色標示。

這件事在幾年前曾經引發抗議。網站生產內容,卻被搜尋引擎白白拿去回答問題,流量因此被卡在 Google 那裡。許多人批評這是 Google 想賺更多廣告費,搜尋的自然流量下滑,內容方就只好用廣告取勝。

(換個角度,也可以想成:Google 在控制流量的供給量,進而提高流量的價格。)

Google 與媒體的角力

導入 AI 生成內容之後,事情可能會更嚴重。因為這次,Google 不再是引用單一網站的內容,而是參考多個網站,直接給出回答。如果 AI 回答得夠好,使用者當然就不必點進網站看全文。

然而內容生產者沒有辦法阻擋 Google,因為作為搜尋引擎,它本來就得看到網站的的內容。內容生產方因而面臨兩難:如果不讓 Google 看內容,就會失去搜尋的流量;如果讓 Google 看了,又會被拿去訓練語言模型,依然得不到流量。

Medium 正在面對這個困難。即使架設了付費牆,Medium 依然得開後門讓 Google 的機器人看到全文,否則 SEO 效果將會很差,進而傷害到自身的收益。

因此,我推測,接下來將有兩種發展的趨勢。首先,Google 勢必會在未來某個時刻,與內容方達成協議。例如以某種標籤,宣告自己的內容不願意被 AI 引用;而這可能伴隨著 Google 降低這些不願被引用者的排序,理由是與使用者想得到的答案無關。

其中的角力值得觀察,觸發的時間點,推測會是某個網站的獨特內容被放入 AI 的回答中,引發作者反彈——有點類似現在藝術家抵制 AI 生成圖片。2023 年二月,華爾街日報、CNN 等媒體,便提出過抗議,認為 ChatGPT 使用其內容訓練模型應該付費。

大型語言模型,將促使網路趨於封閉

第二個趨勢是,AI 會加速推進內容產業,從「免費&廣告」商模,走向「免費&廣告+付費訂閱」的混合制。

對於內容方而言,面對大型語言模型的解法,是降低依賴 Google 的流量,改為建立自有名單,直接與讀者對話。然而全面訂閱制是一大風險,案例之一是 2022 年被 New York Times 收購的體育媒體 The Athletic,堅持「不要釣魚標題,不要廣告,不做精彩好球,只專注在深度故事。」結果就是持續虧損。New York Times 收購後,不久便宣布要加上廣告。

更大膽的猜測是,大型語言模型將會促使網路趨於封閉。OpenAI 與 Google 之所以可以訓練出語言模型,是因為網路上有大量免費的文字內容,使得訓練資料的成本極低。

然而這些文字內容之所以免費,是因為過去網路是開放的,並仰賴廣告商業模式。一旦 Google 將 AI 生成內容(AIGC)引入搜尋,「免費流量+廣告」的商業模式便逐漸不再成立,免費的文字內容也將逐漸減少。

因而可以預見,不只新聞媒體,將有更多自媒體、個人創作者,把部分內容放在訂閱付費之後。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寫的文章,被 AI 拿去變成清單體摘要,這幾乎就像是 Google 直接成為網路上最大型的內容農場。而迫於微軟的競爭,這個趨勢可能並不是 Google 能自己決定的。

社群的未來?當 AI 加入生產內容,真實成為稀缺

當有價值的內容,大多被放在付費訂閱之後,似乎隱約可以推斷付費社群的合理性。Elon Musk 曾經在一則推文中提到,AI 將有辦法繞過任何測試,創立海量機器人帳號成本很低。如果不收費,到時候社群上都會是機器人,只有收費可以提高門檻。

但他並沒有說為什麼機器人是個問題。有人批評,一般人根本不會被機器人困擾,彷彿 Elon Musk 只為了名人在做 Twitter。

然而,當大型語言模型持續進化,而且人人都能輕鬆上手時,即使不是機器人,社群小編也可能利用 AI 快速寫出文案。由於內容的生產進一步下降到幾乎無成本,這將導致整個社群上,都充滿了由 AI 生產的、了無新意的內容。即使不是機器人帳號,內容品質也跟機器人差不多。

此時,稀缺將是「真實」本身。

人們似乎有追求真實的本能。從 2022 年中曇花一現的新興社群 BeReal,我們可以觀察到 Z 世代(九年級生或 00 後)所喜愛的社群,不再是光鮮亮麗的包裝,反而是強調真實感、即時感。當 AI 可以生成接近完美的圖像,瑕疵反而才是真實的證明。

在文字與內容產業,「真實」則體現在獨特的觀點、內容策展(curate)與篩選(filter),而創作者並不想白白將這些內容交給 Google,變成 AI 回答的素材。於是可以推測,這將催生出付費的社群網路:只有付費,才能看到篩選後的重要資訊,排除 AI 生成的廉價內容;更重要的是——與作者和其他讀者產生連結。

這還是 Elon Musk 原先的主張嗎?我覺得一半一半。Elon Musk 可能直覺想到類似的概念,但是沒有在自己的推特上詳細說明。

付費的社群網路,其實也不是新概念。事實上這是一個最古老的概念:兄弟會、共濟會、獅子會⋯⋯你得加入秘密結社,才能獲得內線消息與人脈網路。

因此,我們將再次迎來內容媒體的典範轉移。從販售內容本身,變成販售注意力,再變成販售「真實」與「身份」。只有付費加入某個小圈圈,才能獲得獨特的見解。真實變成稀缺資源,有錢的人才能享有。

影響:假消息、資訊差擴大與內容產業的重新洗牌

這會帶來什麼影響?最直覺的是假消息問題。大家如今都知道,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 會一本正經說幹話,也就是 hallucination(幻覺),像是憑空捏造一家不存在的餐廳。

但是,危險還在於,當有心人士想要操作市場、選舉、輿論,有能力生成影像、模仿聲音的 AI 將會使假消息問題更嚴重。而這點,則自然會使政府進一步加強管制 AI。

另一個影響是資訊差的擴大,進而導致貧富差距變大。當更新、更真實、更獨特的觀點,都被放在付費牆之後,階級較高的人,便可以訂閱更多資訊,免於被混亂的資訊影響,做出更好的決策;貧窮的人,則只能看網路上 AI 生成的免費資訊,訓練資料還都是過時的舊內容。AI 不會促成階級流動,弭平差距,反而會加大。

最後,則是內容產業的重新洗牌。媒體業會繼續分拆、整併或破產,試圖找出新的商業模式,並在與 Google 的角力中,遭遇營收下滑的陣痛。而在「廣告+訂閱」的 hybrid 混合模式裡,可能的走向是:廣告商模,專做流量類的內容,並利用 AI 儘可能降低成本;訂閱商模,則專做深度內容。

世界會不會因此更美好?至少在內容與資訊的取得方面,恐怕只會更加兩極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