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的體會是,拖延症並不是一種「症」。拖延症是我的大腦在保護我,別碰那件很困難的事。很多時候,在做一件拖很久的事情後,回過頭去看為什麼拖延,才發現當初的自己判斷是正確的,這件事真的很難。
比起「哪些東西很讚、要趕快跟上」,我更重視的是「哪些東西對我而言不需要」。雜訊往往比「沒有資訊」更危險。因為雜訊會驅使人做出行動,甚至改變原本有效的做法。
我注意到,自己有時候會突然什麼事都不想做,只想躺在沙發上。正因如此,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個自律的人。但過去幾年,我依然完成了不少事,其中有些需要多年的持之以恆。後來我歸結出:恰巧是因為「不自律」,我才能完成這些事。
自從發布「減少社群 app 使用」功能,活躍用戶(DAU)立刻躍升,中間也一度上了 App Store 排行榜 35 名。體感上最顯著的改變是:獲得愈來愈多「有效資訊」。
因為開發 Clarymind,我找了全球網路與社群使用報告,從資料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事。比如,你認為目前大眾最喜愛的社群媒體是哪一個呢?
為什麼我們決定開發「螢幕使用時間管理」功能,以及我親自實驗兩個月後,發覺帶來的好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