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reads 退燒&Twitter 撒錢:可能雙輸的一場戰爭

Threads 退燒&Twitter 撒錢:可能雙輸的一場戰爭

上線一週、使用者破億的 Threads 開始退燒。另一邊,Twitter 則是端出了「創作者廣告分潤」計畫。究竟 Threads 現在把自己定位在社群光譜的哪個位置?而這個定位,又會如何影響它與 Twitter 的競爭關係?

近況:Threads 退燒、Twitter 撒錢

上線一週、使用者破億的 Threads 開始退燒

Sensor Tower 的資料顯示,與上週六相比,本週二、三的每日活躍用戶數降低了 20%,使用時間則從 20 分鐘降到 10 分鐘。Similarweb 的資料則顯示,Android 上的每日活躍用戶數降低了 25%,使用時間從 20 分鐘降到 8 分鐘。

這並不令人意外。在 Threads 內容還不多、網路效應還不強的情況下,early adopters(早期採用者)不可能這麼多,修正是必然。重點向來不是人數,而是如何留住使用者。

這邊有個重要的小註腳:最大的頭部 KOL,依然有還不錯的互動數。特別是那些本來就主打廢文、常在限時動態發廢文的 KOL。(為什麼我會知道?因為有些我自己也蠻愛看的⋯⋯)

另一邊,Twitter 則是端出了「創作者廣告分潤」計畫。KOL 們紛紛曬出自己的廣告分潤。官方的說明為:

  1. 必須付費訂藍勾勾
  2. 過去三個月,每月都有 500 萬觸及才能分潤
  3. 目前只有貼文下方留言的廣告才會分潤
獨立開發者 levelsio(30.6 萬追蹤者)曬出自己的推特廣告分潤

每月 500 萬觸及有點門檻,但並沒有很難。我的推特廢文帳號,追蹤數只有 600,但在五月、六月,也分別都有 100 萬以上的觸及(當然, 顯然是不小心的)。

這告訴我們三件事:

1. 競爭,很棒

Elon Musk 在好幾個月前推出藍勾勾方案時,就說過會給創作者分潤,問題是詳細方案一直沒有訂出來。如今在 Threads 推出後一週,立刻就有一群人曬收入,明顯透露出 Twitter 挽留使用者的意圖。

另一方面,Elon Musk 提出付費藍勾勾後,Meta 也跟風推出了付費藍勾勾。這或許表示,未來 Meta 的廣告,也會分潤給創作者們。

2. 創作者是平台最大的資產

這一點看似廢話,卻常在分析 Threads 未來走向時被忽略。Threads 讓使用者可以匯入 Instagram 上追蹤的帳號,意味著大型 KOL 會自動擁有一大堆粉絲,進而更願意發文。

社群上的創作者與消費者,是光譜兩端的族群。消費者佔大多數,在意的是自己看到的內容是否有趣;而創作者佔少數,在意的是自己的文有沒有獲得關注。

在 Threads 剛上線時,最常聽到的抱怨是「都是陌生人的文」,但這是消費者端的視角。對於創作者,能讓自己的文被陌生人看到,實在是再好不過。

而新上線的社群平台會優先照顧創作者,因為通常是創作者吸引消費者,而非消費者吸引創作者。通常是觀眾買票聽演唱會,而非歌手跑去人多的地方找觀眾。只要 KOL 持續在平台發文,就會有一部分的粉絲願意每天上去看看。

其中的例子,就是草創期的抖音。NFT 交易平台 Blur 創辦人 Tieshun Roquerre 在部落格寫到,抖音剛上線時,跑去各大藝術院校找長得漂亮的素人,承諾讓他們變紅,並且會時不時送禮物給創作者。

此外,抖音剛剛推出時,根本沒有所謂「個人化推薦引擎」。他們單純是把有潛力的影片手動推上去;每個人看到的,幾乎都是陌生人的影片。然而,就是這麼粗暴的演算法,讓抖音成長為社群龍頭之一。

不過,Threads 有辦法真的走「抖音模式」嗎?我認為有點困難,這點我將在後續討論。

3. 如何留下創作者(而非消費者)是接下來的競爭重點

Twitter 給出的答案是分潤。這相當聰明,因為這是只有 Twitter 能做的獨特優勢。

Twitter 背負罵名,賣了五個月的藍勾勾;相較之下,Meta 才剛開始試賣藍勾勾,而且 Threads 根本沒有廣告,自然沒有利潤可分。

而 Threads 現在面臨的問題在於,似乎沒有、也無法提供更多照顧創作者的舉動。


然而,如果要深究 Threads 與 Twitter 的競爭——甚至,Threads 的競爭對手真的是 Twitter 嗎?——我們得先從定位開始。

究竟 Threads 現在把自己定位在社群光譜的哪個位置?而這個定位,又會如何影響它與 Twitter 的競爭關係?

社群應用演變史:連結、追蹤到內容推薦

如果我們回去聽 2014 年、Tim Ferriss Show 的第一集,會發現 Tim 和他的好友 Kevin Rose(Digg 創辦人,還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?)討論他們早期投資的酷平台「Twitter」。

在 Podcast 裡,Kevin Rose 強調 Twitter 的創新是:可以「追蹤」任何人,不用加好友。

如今人們討論 Twitter,通常關注其招牌的短文字:280 字元限制。然而,我認為 Twitter 真正的貢獻,是推廣了「追蹤」。你不用跟對方產生雙向的好友連結,也能看到對方的發文。

若我們看近 20 年的社群應用變化,會注意到一個趨勢:人際連結正逐步被減弱。

Facebook 以「連結」起家:你必須要先加對方好友,才能看到對方的動態。

於是,我們有了電影《社群網戰》有點揪心、又有點噁心的最後一幕:律師對(虛構的)祖克柏說,你不是個爛人,你只是太努力在當個爛人。(虛構的)祖克柏沉思了一下,找到前女友的 Facebook 頁面,按下交友邀請。

Twitter、Instagram 則是以「追蹤」為核心。帶來的影響是:發文逐步轉型成「廣播」模式。你的發文,不只是給朋友看,還可以對著全世界無數的陌生人廣播。

這是重要的轉變。社群上的內容瞬間變多,使得平台不得不引入如今人人喊打的「演算法」。

當然,你依然可以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,切換成以時間排序;但只要試過一次就知道,依時間排序的動態牆,實在無聊到不行(也因此 Meta 把這個切換功能藏得非常隱密)。

2016 年成立的抖音,則是下一個躍進:直接忽略你的追蹤,索性只推薦可能有興趣的內容。現在的抖音幾乎很難稱得上是一種社群應用,而更像是內容媒體平台。

大約也是 2016 年,YouTube 將首頁從有訂閱的影片,改為推薦最適合使用者的影片。

而這個轉變之所以能實現,是因為類神經網路的發展成熟;類神經網路又是奠基於算力的躍進。同樣是 2016 年,Google 發表論文〈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YouTube Recommendations〉,展示了使用機器學習在 YouTube 推薦的效果。

平心而論,Facebook、Twitter 和 Instagram 早年使用好友與追蹤制,並非因為他們不夠有遠見,而單純是因為算力不夠。

從「連結」到「追蹤」再到「內容推薦」,人與人連結的重要性被逐步降低,取而代之的是提供近乎無限的內容。稀缺(scarcity)的是注意力,因此平台的最佳策略,是以非常豐盛(abundance)的內容,競奪使用者的注意力。

Threads 的定位:從「內容推薦」退回到「追蹤」

在 Threads 剛上線時,推送的幾乎都是陌生網紅的文。上線六天後,演算法才改為優先顯示追蹤的帳號,等到沒有追蹤的貼文了,才顯示陌生的網紅。

我不認為 Threads 一開始的演算法是意外——Threads 大可以直接從 Instagram 拿社交圖譜來用,卻似乎選擇不這麼做。我將此視為 Threads 一次大膽實驗:如果我們像抖音一樣,只推爆文會怎樣?

顯然結果是太激進了,使用者抱怨連天。為什麼「抖音模式」失敗?我認為有兩個原因。

首先,Threads 寄生在 Instagram 上,而 Instagram 的使用者習慣「追蹤」模式。儘管 Instagram 在搜尋頁面使用演算法推薦內容,並推出 Reels 功能試圖模仿抖音,但大多數的使用者,可能還是更想看到自己追蹤的帳號。

第二個原因,則是影片與文字本質上的差異。影片的資訊量與變化度遠比文字多,理解門檻卻遠比文字低。

影片可以玩對嘴、特效、挑戰,爆紅後還可以模仿、改編、迷因化;但文字幾乎沒有這樣的空間。這使得文字的爆紅貼文數量,遠比影片要少。

影片和音樂像是人類的共通語言,就算不懂語言,用看的也能大致理解;文字卻一定會受到語言隔閡限制,即使有翻譯功能也無濟於事。(你會想看巴西的爆紅政治諷刺文嗎?)

雖然我認為 Threads 一開始的實驗是正確的嘗試,但真正的挑戰,還是在於 Threads 要如何找到以及鼓勵大家生產那些會爆紅的文。

Twitter 上也存在很多爆紅文,但 Threads 的定位,似乎刻意想與 Twitter 不一樣。Instagram 的負責人 Mosseri 曾在訪談裡提到,Threads 不會有政治和新聞等容易遭到審查的內容;Mark Zuckerberg 也表示,這世界需要一個比 Twitter 更友善、而且有十億使用者的討論空間。

Post by @mosseri
View on Threads

然而這又引出下一個問題:Threads 的競爭對手,真的是 Twitter 嗎?

誰才是 Threads 的競爭對手?

在第一週,Threads 想將自己定位在文字類的「內容推薦」平台。在遭到使用者的反彈,以及明顯的活躍用戶流失後,Threads 又將自己往「追蹤」略略靠攏。

Elon Musk 入主 Twitter 後,推出的第一個重大改革是「為你推薦(For You)」。原本,Twitter 只會看到自己追蹤的帳號;現在,「為你推薦」裡會出現許多主題相近、但你並沒有追蹤的推文。

這個改變,宣告了 Twitter 從很純的「追蹤」,往「內容推薦」靠攏。當 Threads 往「追蹤」端走、Twitter 往「內容推薦」走,雙方看似即將狹路相逢。

直覺而言,Threads 會是 Twitter 的直接挑戰者。但再一次,我們可以分別從「創作者」與「消費者」的角度討論。

創作者:缺乏出走的動機

首先討論創作者。在 Twitter 上,創作者本來就已經擁有一定的粉絲;Threads 作為新平台,一開始的觸及與互動肯定比較少。這是網路效應(Network Effect)產生的護城河。

而在 Twitter 推出廣告分潤後,我更難想像大型的創作者會搬家去 Threads。他們在那裡的追蹤數更少,而且還沒有錢拿。

有一種說法是,創作者會因為不滿 Elon Musk 的政策而出走。然而,更可能的情況是:他們依然在 Twitter 上罵,只是現在會多個動作,複製貼上到 Threads。畢竟會聽他們罵人的,大多還留在 Twitter 上。

消費者:重疊過少+網路效應

至於消費者端,我的猜測是:本來不會用 Twitter 的,就是不會用。Twitter 早就在過去 15 年,錯失了留住他們的機會。

而本來愛用 Instagram 的,也不會喜歡 Twitter,反之亦然。Instagram 是一個放鬆、看好笑圖片和影片的地方;但 Twitter 上要不是嚴肅的社會政治討論,就是科技新聞,再不然就是筆戰(色情帳號暫不討論——這兩邊都有)。

也就是說,Twitter 和 Instagram 的愛用者,可能本來重疊就不高。這點從各大 KOL 的互動情形也能看出端倪。科技或政治類 KOL,在 Instagram 反應大多普普;相反地,時尚名媛類的 KOL,則在 Twitter 較不活躍。少數重疊者,或許是超級知名的運動員或影視名人。

觀察台灣的網紅,也能發現有些 Instagram 上數十萬粉絲的 KOL,試圖轉到 Twitter 時水土不服,卻又在 Threads 上混得風生水起。這或許可以作為雙方客層不同的一個小樣本佐證。

此外,有一種說法是,Twitter 最近的改動,可能導致使用者流失。比如 Ben Thompson 引用 Eugene Wei 的文章〈How to Blow Up a Timeline〉,認為 Twitter 朝向內容推薦的改變是犧牲既有用戶

我的想法是:網路效應使得平台的任何動作,「藥效」都會被推遲很久(不論是毒藥還是解藥)。因為社群平台的重點,更多是裡面的人與文化,不是功能。

好比一場聚會,不論提供多好吃的茶點,如果裡面的人讓你覺得很無聊,你就是不會想花時間去。

Facebook 和 Instagram 幾次演算法改版,也是更往內容推薦走,卻似乎沒有怎麼影響走勢——Instagram 照樣在成長、Facebook 照樣在衰退。

我們也沒有可信的數據,得知 Twitter 的「為你推薦」推出後,活躍用戶與使用時間變化。但至少就我的個人感受:起初相當排斥,甚至發文批評過;但幾個月下來,我發現這才是我想要的。

綜上所述,我更傾向 Threads 幾乎不會搶走 Twitter 的使用者。事實上,由於 Threads 寄生在 Instagram 上,Threads 最大的競爭對手,很可能就是 Instagram 自己。

Threads vs Twitter:傷敵八百自損一千?

我們可以想像,使用者一天能使用社群應用的時間早已飽和。而所有用 Threads 的使用者,都非常湊巧也有一個常用的 Instagram 帳號。

某使用者花在 Threads 的時間愈多,大機率表示花在 Instagram 的時間減少。至於 Twitter?他本來就很少用。

這不表示 Threads 對 Twitter 沒有影響。Threads 雖然不會搶走既有用戶,卻很可能阻擋 Twitter 未來的成長。如果輕鬆有趣的內容已經在 Threads 上,新使用者更可能直接從 Instagram 進入 Threads,而不是選擇辦一個 Twitter 帳號。

而如果 Twitter 成長愈來愈緩,最終很可能會變成和 PTT 或 Facebook 一樣,是「老人在用的」。(無意冒犯啊,我也是老人之一,兩者我都每天看。)

差別在於,這會是一群挺活躍的老人,手頭還有點錢。在此之前,還沒有過一個嫻熟 3C 操作的活躍老人社群,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Elon Musk 的 440 億美元也不一定就此灰飛煙滅。「付費社群」理想是否有可能實現,甚至靠著新的商業模式重新上市?至少我是挺感興趣的。

至於 Threads 要處理的問題,除了自己的生存以外,還得兼顧不能傷到老爸 Instagram。體驗如果做得太爛,只會成為下一個 Google+;但做得太讚,導致 Instagram 廣告收入大減,還是很可能收掉,或被整併成 Instagram 的一個子功能。

最理想的狀態是,Threads 能刺激 Instagram 的活躍用戶數,並使兩邊加總的使用時間上升。為了做到這點,Threads 可能會和 Instagram 進一步綁定,使兩邊切換更加容易,如同 Facebook 與 Messenger 的關係。

Threads、Twitter 都有各自的難關要過,而最壞的可能是雙方都過不了,兩敗俱傷。

聯邦宇宙 Fediverse:能為 Threads 帶來什麼?

討論 Threads 的下一步,似乎不能不談談聯邦宇宙 Fediverse。Threads 從一開始就宣佈會加入聯邦宇宙;不過實務上,可能要等 Threads 更穩定後才會開始實作。

簡而言之,聯邦宇宙是透過 ActivityPub 這套去中心化網路協議,讓社群內容可以彼此流通。比如你在 Mastodon 上發佈的內容,Threads 也可以讀取並顯示。

官方說法,加入聯邦宇宙,平台並不擁有內容,使用者可以把內容帶著走。但老實說吧,有多少人真的想把自己十年前的臉書廢文帶走?(燒掉都來不及。)

也因此,我對於 Threads 加入聯邦宇宙到底想獲得什麼,一直不太明白。擁有諸多重量級 Instagram 網紅的 Threads,應該並不缺內容生產。加入聯邦宇宙並為其增添內容,似乎也看不到太多商業利益。

甚至,聯邦宇宙還會替 Threads 帶來各種麻煩。比如,在 Threads 的官方文件,就提到使用者刪除貼文後,只會在 Threads 的伺服器上刪掉。雖然 Threads 會通知其他聯邦宇宙的伺服器要刪除,但不能保證對方會乖乖刪掉。同理,編輯也會是麻煩。

貼文不保證能刪乾淨,對使用者來說,恐怕會蒙上一層不安因素。(或許,炎上系網紅最好不要玩 Threads。)

更重要的是,使用者真的希望自己的貼文,可以在不同社群平台互通嗎?不同的平台,通常會有不同的個性與貼文形式(俗稱「人設」),貼文流通不見得更方便,反而很困擾。

目前,我認為 Threads 加入聯邦宇宙,盤算的可能是閃避監管。既然平台並不「擁有」內容,而且內容是公開在網路上的,或許也就代表著,平台不需要為內容或隱私本身負責。只要做到基本的控管,確保使用者不會看到納粹或色情內容就足夠了——這本來就是為了使用體驗,必須得做的部分。

過去五年,Meta 在歐洲與美國等地的法庭上,耗費了大把的律師費、賠了一大筆錢。這會是 Meta 希望進軍元宇宙,或讓內容去中心化的理由之一嗎?或至少,是某種對於未來可以擺脫隱私訴訟與監管的出路想像?

當然,也可能聯邦宇宙只是 Meta 內部某些人的理想主義。若是這樣,似乎也不必深究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