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陣子一個小八卦,Cloudmosa 控訴被霸凌,並且宣布不再在台灣徵才。原因似乎是他們解聘了一名 PM,但是因為台灣勞基法規定,解聘前需要有績效面談、改善計畫,法院裁定在本案終止前都需要繼續付薪水給這位 PM。
不過我並沒有要來談法規,而是要聊許多人(包括我)看到 Cloudmosa 的產品時的第一句話:「什麼?瀏覽器要錢?」
為什麼瀏覽器不用錢?
談「為什麼瀏覽器要錢?」之前,其實該問的問題反而是「為什麼瀏覽器不用錢?」
瀏覽器跟初音一樣,也是個軟體。為什麼這麼多公司,要做免費的瀏覽器給全世界用?一般常聽到「如果產品免費,那使用者就是產品」;然而,瀏覽器本身,似乎並沒有太多有利可圖的地方。
最具價值的是「預設搜尋引擎」,這也是 Google 開始做 Chrome 的原因。只要大家都使用 Chrome,Google 的搜尋業務就會跟著被帶起來,而 Google 的廣告業務佔了其八成的營收。相對地,其他的瀏覽器,也可以藉此向 Google 或其他搜尋引擎,收取一筆費用,做為預設的搜尋引擎。
也就是說,瀏覽器這個產品本身並沒有商模,而是搜尋引擎這個產品的入口,於是成為了搶佔注意力的戰場。「瀏覽器不用錢」的前提,是 Google 可以透過預設瀏覽器,賺到大筆的廣告搜尋業務。
某種程度上,這解釋了為什麼為期二十年的「瀏覽器大戰」,目前大致塵埃落定,由 Chrome 獲得勝利,有著六成以上的市佔。因為 Chrome 的背後有商業模式撐腰,其他早年的瀏覽器戰爭,大多都只是技術上的競爭。
Cloudmosa 又是如何收費?
Cloudmosa 的主力產品是 Puffin 手機瀏覽器,主打特色是「快」,原理是先在自己的伺服器上解析網頁,將解析後的網頁壓縮傳輸給使用者,讓中低階手機也可以順暢瀏覽網頁,並且降低資料傳輸量。商業模式則是 Freemium 廣告+付費訂閱。
簡單看了一下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的評論,大致可以推測出 Puffin 使用者的需求是「玩 Flash 遊戲」。由於現代的瀏覽器已經不支援 Flash,如果想要玩復古懷舊小遊戲,就可以讓 Puffin 的伺服器負責運算,手機端只負責簡單的互動和畫面顯示。某方面來說,這可能也算是一種串流遊戲?(Stadia:⋯⋯?)
然而,從評論區也可以推斷出 Puffin 模式的硬傷:因為網頁解析是在伺服器上,所以有時畫面可能會出問題。也因為需要連到 Cloudmosa 的伺服器,所以網路連線速度會直接受限於當地連到 Cloudmosa 機房的速度。
除此之外,在 TA 設定上也有硬傷。比較願意付錢的好客戶,大多會選擇直接升級到中高階手機,自然也就沒有快速瀏覽、節省流量的需求。相對來說,會使用較中低階手機的使用者,要不是手頭沒有閒錢,就是不太懂科技產品。這類的使用者,常會希望又要免費又要好,是最難滿足的一群 TA。雖然是蠻特別的利基市場,卻也是有點辛苦的生意。
異軍突起的瀏覽器新創:重新「拆分」瀏覽器
去年底,卻突然出現一批「瀏覽器新創」,宣稱要「重新發明瀏覽器」:Arc、SigmaOS、Sidekick⋯⋯。SigmaOS 是 YC 成員,SigmaOS、Sidekick 上過 Product Hunt 第一名。Arc 則在網頁上寫著創辦人們都有 Tesla、Medium、Instagram、Google Chrome 等產品的開發經驗。可以說,這些瀏覽器新創的資歷都相當顯赫。
這些瀏覽器,大多主打把分頁移到側邊欄,隱藏網址欄,並且加上了 workspaces 歸類分頁。我實際用過 SigmaOS,體驗相當不錯。透過其他人的影片介紹,初步看下來三者的使用體驗大同小異,解決使用介面的設計問題,並讓網站更像是「原生 App」,使用上更專注。
如何理解在瀏覽器大戰結束後,突然出現的瀏覽器新創們?他們看到了什麼切入點?
我認為,這是 Bundle(綑綁)和 Unbundle(拆分)的歷史循環。過去,瀏覽器因為自己缺乏商模,卻又是上網的必需品,因此不斷綑綁其他產品:IE 綑綁 Windows、Chrome 綑綁搜尋引擎。藉由其他產品的銷售,綑綁消費者上網的第一個入口。
而如今,這些新創做的是「Unbundle 拆分」。瀏覽器成為一套獨立可以賣錢的軟體產品,不需要仰賴其他產品來創造營收。Chrome 本身不是營收來源,搜尋引擎才是,所以許多「非必要功能」自然會被忽視。SigmaOS 和 Sidekick 則都是月費訂閱制(Arc 目前尚沒有定價),只要有一小群人願意支持更符合自己偏好的瀏覽器,這些瀏覽器就可以愈做愈好。
然而,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出現?技術上的原因,自然是因為有 Chromium 這套開源核心。與過去二十年的瀏覽器大戰不同,現在不再需要自行開發網頁渲染引擎,而是可以踩在 Chromium 的肩膀上。這也讓這些新瀏覽器,可以高度相容於 Google Chrome,一鍵轉移擴充套件、書籤、分頁等等。
技術以外的原因,則是因為霸主 Google Chrome 實在不太好用,而且愈來愈不好用。可以說,瀏覽器這個產品,幾乎打從誕生一開始到現在,就沒有在 UI 上創新過,我們現在對瀏覽器的用法,依然跟二十年前用 IE 差不多,一樣是打入網址,然後拿來看網站。(順道一提,「分頁」在 1998 年就已經被發明了。)
然而,Chrome 的難用,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耗費資源,這些新創卻都使用 Chromium,在短期內可能無法解決這塊問題。這也是我認為,這些新創未來成長的瓶頸。Sidekick 蠻明確地說自己沒有要取代 Chrome,只要能影響 1~2% 的人就夠了。畢竟,瀏覽器是上網必需品,能夠用付費訂閱模式取得 1~2% 的市佔,也是非常大的一筆營收。
目前許多 web based 應用如 Notion、Figma,所推出的所謂「原生桌面應用」,基本上只是用 Electron 包起來,原理跟瀏覽器差不多,只是不能輸入網址。未來是否可能讓瀏覽器再度 bundle 各種應用,成為許多人(包含 Google)喊聲的願景:讓瀏覽器成為作業系統?甚至,是否可能在使用者數量成長後,令 Google 產生威脅,引發第三次的瀏覽器大戰?儘管現在說都還太早,但似乎值得期待與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