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新創公司和產品是否健康成長?B2B 與 Consumer 的重要指標

我的新創公司和產品是否健康成長?B2B 與 Consumer 的重要指標

對於 PM 或創業者,最關注的議題或許是:到底我的產品 / 公司有沒有在成長?這個問題看似直覺,其實不好回答:這麼多數據,應該關注哪一個?怎樣的成長是健康的、怎樣反而會危害公司?

對於 PM 或創業者,最關注的議題或許是:到底我的產品 / 公司有沒有在成長?

這個問題看似直覺,其實不好回答:這麼多數據,應該關注哪一個?怎樣的成長是健康的、怎樣反而會危害公司?

YC 這兩支影片,分別列舉出 B2B 與 Consumer 需要重視的指標。講者 Tom Blomfield 也給出標準,讓人可以快速評估數字的好壞。

影片非常清晰,對我來說幫助很大,也推薦創業者與 PM 反覆觀看。有些符合我的經驗與直覺,有些地方則不小心犯過錯。

以下綜合這兩支影片,將其中提到的指標整理出來,同時也會附上我過去工作與現在做 Clarymind 的經驗。

Clarymind 是協助你平衡手機使用時間的工具,藉由延長開啟 app 的時間與 AI 提醒,減少無意識滑社群(App Store 下載)。

我們跟許多使用者聊過後,其中幾位都說,每個禮拜減少了十幾個小時的使用時間。等於一年多出約 30 天,可以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


先整理兩支影片中提到的重要指標:

  • 營收(最重要)
  • Burn Rate、Runway
  • 留存率
  • Net Dollar Retention(針對 B2B)
  • 用戶成長率(針對 Consumer)
  • 毛利
  • 單位經濟
  • NPS

為什麼要看指標(Metrics)?

新創就像在開飛機。如果沒有儀表板,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開什麼,很可能馬上墜毀。

Tom 說他見過非常多新創,獲得好幾百個用戶後,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些用戶是否活躍。

1️⃣ 在 launch 之前,就先把最基本的指標追蹤放進產品

這條看似太簡單不必說,但當人們忙著做產品,真的可能忽略。我也是在先前工作犯過錯才學會,第一天就要把該埋的東西全部埋進去。

產品端我們用的是 Mixpanel,免費版就幫你建好最基本的儀表板,不需要花額外心力。至於網站,我建議能埋的全部都埋:Google Analytics、Microsoft Clarity、Meta Pixel⋯⋯

先埋,之後會用到的。

2️⃣ 不要做過頭

雖然看指標很重要,但是只有幾百、幾千個用戶時,不用太過分鑽牛角尖,甚至想 A/B Test 所有決策(如:按鈕顏色)。總用戶數太小時,A/B Test 是毫無意義的。

3️⃣ 不要躲在數據後

Tom 提醒:即使有這些數據,直接和用戶對話依然是最重要的事。

如何設定指標

基本原則:

  1. 選 4 到 5 個,不要一次選幾十個
  2. 選最直覺的分析方式就好
  3. 團隊決定好一個定義,然後「不要改」

整個團隊應該坐下來,把每個指標的定義寫下來,然後不要再改。

一直爭吵或改動定義,比沒有指標還要糟。

Tom 舉例,他見過行銷團隊提供了名單,但業務團隊說這不符合我們的定義。這種爭吵毫無必要,只會破壞公司的生產力。

創業者也很容易偷改定義。例如本來看 WAU,但數字太難看了,所以偷改成 MAU。這當然只是在騙自己。

「不要改」非常重要。長時間維持同樣的指標定義,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。

這也是為什麼,很難比較不同公司的指標,因為定義根本不一樣(另一個「不要看競爭對手」的好理由)。

常見的「假指標」

創業家都喜歡講很大的數字。但有些數字看起來很大,其實沒有意義,稱為 Vanity Metrics。

早年常見的是網站瀏覽次數、不重複訪客。近年還包含:

◼︎ GMV(Gross merchandise value):商品交易總額,常見於電商平台。但這並不是該平台的營收,而是所有的訂單金額相加。

◼︎ GTV(Gross transaction value):總交易金額,常見於 Fintech。同樣地,這不是該平台的營收,只是過手的錢。

簡而言之,不要選這些當 Metrics。

(因為 Clarymind 是 app,「下載數」對我而言也算一種 Vanity Metrics。)

最重要的指標:營收

對於 B2B 新創,唯一重要的指標是:營收。

如果選了別的指標,最終你會發現全公司(包括你自己)開始優化那個數字。

Tom 舉例,有間 Fintech 的 GTV 每兩週成長 50%,看起來成長強勁。但實際上,這是透過簽下大客戶,並且給非常多現金回饋達成的。營收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成長。

對於 Consumer 產品,早期可能需要建立足夠大的用戶基礎。所以某段時間,用戶數可能會比營收更重要。

Burn Rate 與 Runway

  • Burn Rate:每個月燒多少錢
  • Runway:資金還夠燒多久

Revenue、Burn Rate、Runway,這三個數字是最重要的。如果有投資人,這些應該被放在報告最上面。

Tom Blomfield 甚至說,作為投資人,如果這些數字沒出現在最上面,他就會懷疑創業家在隱瞞什麼。

不要騙自己,也不要把最重要的指標藏起來。相反地,應該放在最醒目的地方,這樣才知道這就是該解決的問題。

留存率 Retention

對於 B2B 來說,重點是付費留存率。對於 Consumer 來說還有更多要定義的部分,詳見之前的文章:〈Cohort Retention:如何定義?怎麼看好壞?4 種自欺欺人陷阱 & 5 種改善留存率的方法〉

(重點:留存率曲線要平,不能歸零。如果用戶不斷流失,新用戶只是在補洞而已。)

針對 Consumer,Tom 建議找到「Magic Moment」:用戶一旦做了這件事,就會長期留下來。

分析你最好的用戶,然後試著搞清楚他們都有什麼行為。Facebook 有名的例子是,一旦前 10 天加了 7 個朋友,就會顯著成為長期用戶。

找到 Magic Moment,就可以修改產品,讓用戶盡可能完成該行為(如:加在註冊流程裡)。

Net Dollar Retention(主要針對 B2B)

聽起來很複雜,其實只要一句話就能解釋:既有客戶,在一年後會付給你多少錢?

假設你現在有 10 個訂閱客戶,每位每月付 10 萬。所以 MRR 是 100 萬。

一年後,三個客戶升級成 20 萬方案、但兩個客戶取消訂閱。MRR 變成 110 萬,Net Dollar Retention 就是 110%。

如果 Net Dollar Retention >100%,表示用戶帶來的營收會自動成長。如果 <100%,表示營收留不住,會隨時間慢慢變少。

這就是為什麼 Stripe、PayPal 等支付公司,可以高速成長。不斷獲取大量新客戶的同時,舊客戶貢獻的營收也持續成長,因為隨著客戶賺更多錢,支付平台也能抽到更多手續費。

◼︎ 如何評估 Net Dollar Retention 的好壞?

每一間早期 B2B SaaS,都應該把目光放在:>100% 的 Net Dollar Retention。

三個理由:

  1. 一開始,價格通常都訂太低(所以會漲價)
  2. 你持續增加新 feature,理論上用戶會更願意付錢
  3. 你的銷售技巧應該會持續進步,或者更擅長 upsell

Tom 認為早期 B2B 的 Net Dollar Retention 應該要有 125%;150% 很不錯,甚至可以更高。對於成熟公司則是 110%~120%。

如果 <100%,表示有東西出錯了,用戶不喜歡產品。Tom 建議先修好這塊。跟用戶對話,搞清楚為什麼他們離開,而不是一直補新客戶或做行銷。

毛利(Gross Margin)

整理 Tom 提到的幾個重點(影片裡比較像是閒聊的方式):

1️⃣ AI 使軟體新創毛利下降

過去的軟體業較少提到,因為毛利向來是 95% 以上。但現在有了 AI,每次送 API 都需要成本,需要重新重視毛利。

2️⃣ Free credits 的成本也要算

即使有拿到平台給新創的 free credits,也要把成本納入考量。

這些免費額度總會有用完的一天,很多創業者直到額度用完、帳單寄來才被嚇到

我覺得這也屬於「看起來是常識,但很常被忽略」的一項提醒。

3️⃣ 思考用軟體取代人力

在人力吃重的產業(如外送),毛利不大可能是 95%,更可能低到 5~15%。通常要思考,有哪些事情可以用軟體取代人力。

4️⃣ 小心負毛利的生意

在低利率時代(2010 開始),因為資本幾乎不用錢,所以很多公司採用補貼政策,毛利甚至是負的。

Uber 是最有名的例子。但很多創業家紛紛仿效,共享乘車、雜貨配送、電動機車⋯⋯但他們很多都發現,升息之後,愈來愈難募到資金。

用戶成長率(針對 Consumer)

對於 Consumer 產品,早期可能會專注在用戶數而非營收。因為許多 Consumer 產品都需要建造某種網路效應。

Tom Blomfield 給出成長率的 benchmark:

◼︎ 15% MoM:不錯,每年用戶數會成長 5x

◼︎ 10% MoM:OK,每年用戶數會成長 3x

◼︎ <5%:不大可能成功

但是除了成長,「怎麼成長」也至關重要。在他自己的公司 Monzo,他們在成長到一百萬用戶前,都沒有花錢在廣告上。

怎麼做到?Virality 和 Network Effect。

Virality 和 Network Effect

◼︎ Virality:用戶在使用產品時,自然而然會讓更多人加入

◼︎ Network Effect:隨著用戶數變多,產品會變得更好用

以 Facebook 為例。早年當標註另一個人在照片時,他會收到一封信,因此人會自然被吸進去。這就是 Virality。

另一個例子是 Wordle,使用者為了解謎,會把進度發在社群上,吸引更多人加入。Tom 自己的公司也有,只要一個人用了他們的分帳功能,其他人也都會跟著註冊。

而當 Facebook 上的人愈多,整體的產品體驗就更好。反之如果一個朋友都沒有,這平台就很無聊。這是 Network Effect。

最好的 Consumer 產品兩者兼備。

Virality 和 Network Effect 就像被動收入一樣,會一直幫你帶來用戶、鎖住用戶。

但怎麼找到 Virality 和 Network Effect?

發想 Virality 的方法是:用戶完成了哪件事會想分享?找到值得分享的時刻。

發想 Network Effect 的方法則是:產品如何隨著愈多人加入,而變得更好用?從單一使用者的情境,切換到思考多使用者情境。

付費獲客

使用付費管道時,有幾個要注意的點:

廣告

最重要的點在於,一定要有追蹤方式,知道誰是從哪一支廣告進來、誰是自然流量。如果沒辦法知道(如:iOS 阻擋追蹤),那必須直接在產品內問。

來源資料要保存好,標註在每個客戶身上,因為你可能會需要一段時間,才能準確知道用戶的 LTV(lifetime value)。

Tom 舉例,曾經有個部落格為他們帶來一堆便宜流量。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,這些人會註冊帳戶,就直接把新帳戶的現金回饋取出來,然後再也不用。於是最後他們決定關閉這個行銷管道。

推薦機制

比如推薦好友就送 $5、推薦好友就能免費搭車。但跟廣告類似,一旦你停止活動,這些用戶就不會出現,所以算是付費管道。

推薦機制問題也不少。有時人們本來就會推薦朋友,所以花錢實際上是白花。測試這點的方法是鎖區域或限時,觀察有/無推薦機制下,自然流量是否有變化。

另一個問題是詐欺。有些人會濫用機制,註冊假帳號,拿現金回饋或免費使用服務。

獲客成本(CAC,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)

不只是「註冊的獲客成本」,更要紀錄「活躍用戶」與「留存用戶」的成本。因為大多數人可能註冊後就流失了。

多少比例的付費流量算健康?

  • 80% 以上為自然流量:理想。當然最好 100% 都是自然流量
  • 50% 為付費流量:還可以
  • 付費流量大於 50%:很不健康

這點我相當認同。過往在做電商時,有一款產品幾乎全部靠廣告才能銷售,因此後期變得相當辛苦。(現在 Clarymind 則幾乎全部都是自然流量。)

Tom 指出,Meta、Google 非常擅長幫你找到競品,讓你們競價,最終你所有的毛利都會被廣告平台吃掉。因此,不可以只依賴廣告流量,因為成本長期而言只會攀升。

另一個風險是大環境變動。比如,前些年 iOS 14 的隱私政策改變,導致 Meta 廣告變得不精準,進而使廣告成本上升(我當年也深受其害)。

Tom 說,許多公司一夜之間就倒了(雖然有點誇飾,但恐怕是真的)。

單位經濟 Unit Economics

◼︎ 定義:每位顧客帶來的利潤。

更重要的是,搞清楚「不同客群的單位經濟」,進而鎖定高利潤的客群行銷。

計算單位經濟時,比較重要的是變動成本,也就是隨著顧客增加的成本。舉例而言,某些客戶可能更容易需要客服協助,因此變動成本較高。

當然,利潤很可能是負的。Tom 建議,這時最好先修正單位經濟的問題,而不要在「負單位經濟」的情況下 scale,不然會愈做愈虧錢。

NPS(Net Promoter Score)

◼︎ 定義:顧客多願意推薦這個產品給朋友。

請顧客給 0 到 10 分。9 和 10 定義為 promoters(願意推薦)、0 到 6 是 detractors(不願意推薦)。把 promoters 的比例減去 detractors 的比例:

NPS = % promoters - % detractors

NPS 會在正負 100間。如果所有顧客都願意推薦,就是 +100。反之如果都不願意推薦,則是 -100。

取得分數的流程一旦定下,就不要再變。改變取得資料的方法(如:問的時機),NPS 可能會跟著變,讓你搞不清楚是不是產品出問題。

在問顧客是否願意推薦時,也可以問為什麼會或不會推薦,進而讓你可以修改產品。

◼︎ 如何評估 NPS?

早期的 Consumer 公司,NPS 必須要非常、非常高。如果沒有,就要重新打造產品,因為對 Consumer 來說,口碑非常重要。

  • 基本盤:+50
  • Tom 的公司 Monzo:+75~80
  • 特斯拉:+96

一些老舊企業,如電信業或銀行業,他們的 NPS 通常是零或負的。這對創業家來說是好的信號,表示你有機會透過客戶服務顛覆這個行業。

講者背景介紹

Tom Blomfield 曾共同創辦線上支付 Fintech「GoCardless」並入選 YC,也曾經加入一間交友軟體公司(不大成功)。

2015 年創辦另一間 Fintech「Monzo」並擔任 CEO,在英國有八百萬個用戶,隨後於 2021 年離職並加入 YC 成為 Partner。


Clarymind 的螢幕時間管理,可避免自己無意識滑社群,培養「主動使用社群」的習慣 ▶︎ go.clarymind.com/3NUCRJ

好處:1. 減輕焦慮 2. 省下很多無意識滑社群的時間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