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免資訊焦慮以及 FOMO 的 4 個作法
比起「哪些東西很讚、要趕快跟上」,我更重視的是「哪些東西對我而言不需要」。雜訊往往比「沒有資訊」更危險。因為雜訊會驅使人做出行動,甚至改變原本有效的做法。
在社群媒體上接收資訊,我認為最重要的兩件事情是:
- 避免雜訊
- 避免因焦慮而行動
比起「哪些東西很讚、要趕快跟上」,我更重視的是「哪些東西對我而言不需要」。
「雜訊」往往比「沒有資訊」更危險。因為雜訊會驅使人做出行動,甚至改變原本有效的做法。
就像《全面啟動》(Inception),一旦雜訊被植入腦袋,很難說它會在什麼時間點突然冒出來,影響未來的判斷與決策。
而過去兩年,由於 AI 相關的資訊開始大量出現,也讓我好幾度發覺自己產生資訊焦慮。具體狀況是:
- 覺得自己該看些什麼,不然就落後了
- 好像什麼都知道一點,但仔細一想又說不出來
- 花上大量時間,收集同一主題的內容,但又很少看完
- 分不出哪些資訊重要、可執行
我的個人經驗:因為焦慮而行動,很常導致錯誤的結果。不論是決定追上所有消息源、還是把時間或金錢投入當下最熱門的事物。
也因此,我花了許多心力在「避免自己接收到雜訊」與「減少資訊焦慮」。以下是我使用的四個作法:
一、自問「為什麼想收集這些資訊?」
當發覺自己因為資訊產生焦慮時,第一步是問問自己:內心的焦慮來源,是怕落後、羨慕,或是其他?
理解自己收集資訊的理由,才能挑選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,而不致落入「什麼都想知道、都想學」、「追著資訊跑」的困境。
二、主動建立自己的「資訊濾網」
第二步是主動篩選接觸到的資訊源。
在獲取一項資訊後,我常會退後一步,分辨資訊是否真實、有用。長期下來,有助於建立自己的資訊品味。
比如在社群媒體,我會嚴格且主動地取消追蹤資訊來源。一旦發現資訊已經不符合現階段的需求,便立即取消追蹤。
「訓練演算法」可以一定程度確保在社群上接受到的資訊品質,而不是被動、未經選擇地,接收演算法丟給自己的內容。
三、平衡「輸入」與「輸出」
除了不斷吸收資訊,「輸出」可以加深與完整學習流程。
很多時候,真正的學習與見解,發生在書寫時。常常起初只是有個模糊的想法,隱約察覺不同資訊間的關聯,直到寫下來時,才真正找到其中的邏輯。
輸出不只有社群發文,也可以是寫部落格,或結構較完整的筆記。這項練習的重點在於透過有條理的書寫,讓自己的思想更為清晰。
另一個好處則是協助自己,再度過濾雜訊。
當要求文章結構清晰,或者需要給其他人閱讀,心中會有一股壓力,想確保內容正確且有益。這層審核機制,會促使自己再次查證。
好幾次我因為吸收到雜訊,但在輸出的查證階段,才發現根本是假消息、誤傳或過時消息。
輸出就是學習本身,也是避免雜訊的方式。
四、限制資訊攝取
除了以上四點,最簡單處理資訊焦慮的方式,可能是限制自己每日的「資訊攝取量」。
資訊焦慮通常發生在「資訊攝取過多」時。當新資訊進入,會啟動大腦開始思考、分析與預測;而資訊過多便會讓大腦來不及處理,進而產生「似乎落後了」的感受。
而由於滑社群、收集資訊本身很有滿足感,資訊焦慮,或許可以視為「資訊上癮」的結果。
我過去採取的方式是,限制自己每天只有固定時間可以使用社群(例如:晚上六點到八點)。
最近則改成全天都用 Clarymind 將社群上鎖,我發現這比限制時間更有效。
每次要解鎖前,我都會問自己「為什麼現在要看這個?」確保自己打開社群,都是主動吸收資訊,而非被動讓資訊流入大腦。
實驗下來,這讓我跟得上最新的發展,又不至於被資訊淹沒。
其他時間,我則將精力放在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上。在實際工作或生活需要用到時,才會去深入挖掘。
從過去整天不斷滑社群,進展到維持在「知道發生了什麼,但不急著去深入研究」,目前而言是我滿意的狀態。
Clarymind 是 Self Care 自我照護工具箱。包含螢幕時間、呼吸冥想計時、睡眠音樂等功能。
其中,螢幕時間管理可避免自己無意識滑社群,培養「主動使用社群」的習慣。我的體驗是:焦慮減輕,也省下很多時間。每天少滑 2 小時,一年就能省下 730 小時。
如果你有遇到任何問題,可以私訊我,或加入我們的 Discord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