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AI 連串信任崩毀事件,以及為什麼蘋果最有機會,搶佔下一代 AI 消費性市場?

OpenAI 連串信任崩毀事件,以及為什麼蘋果最有機會,搶佔下一代 AI 消費性市場?

「資料」與「信任」,互為矛盾的 AI 產品兩大要件。OpenAI 搞砸了,但蘋果似乎兩者兼備。

近期一連串與 AI 相關的重大事件,主題驚人相似:AI 導致的信任毀壞。

「嘎抓跑進 GG 裡面是很正常的」,而且 Google 還玩諧音哏

出於落後的焦慮,大型科技公司爭相製作未達成熟、也不適合自家產品的 feature,以趕上這波 AI 浪潮。

微軟也發表「Recall」:記住在個人電腦上的所有操作,並透過本機的大型語言模型做語意搜尋。使用者的一切使用紀錄,包含文字、照片、視訊會議,都會被 Recall 記住,並可在事後以 AI 輔助搜尋。對此,馬斯克認為這簡直是《黑鏡》情節;然而,特斯拉也收集道路資料,並且計畫讓每台車閒置時,成為分散式的 AI 運算單元。

這是 AI 產品目前面臨的困境:「資料」與「信任」,是 AI 消費性產品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,卻互相矛盾、難以兼得。

資料:從「大數據」到「個人資料」

十年前,當我們談論機器學習,如果不是數百萬筆以上,都稱不上「資料」。

資料——特別是人工標注後的資料——非常有價值。Scale AI 便是透過將資料標注外包給人均所得較低的國家,搭上這波大模型的訓練資料需求。Google 收購的 reCAPTCHA 結合身份驗證,讓數千萬人協助標註紅綠燈、路標、車身等資料。反之,只有數千使用者的新創公司,如果幻想可以「賣資料」就純屬癡人說夢。

但如今,fine tune(微調)模型或 prompt engineer(提示詞工程)可以利用少量資料,快速客製化,並大幅改善使用體驗。除了大型訓練資料,下一波資料需求,將會包含與個人高度連結的使用者資料。

這類資料,除了直接跟使用者要,沒有其他方法。因此,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 Slack 強硬地「預設 opt in」、OpenAI 寧願踩線也要複製類似史嘉莉喬韓森的聲音。或像是微軟,將「要資料」的行為包裝成 feature。

信任:難以建立、易於毀壞

AI 的消費性產品不好做,因為它並不只是技術問題,還同時是信任問題。我曾經在〈信任是社會運作的本質〉中寫到:目前較為成功的 AI 應用,大多是不太需要信任的領域。

「可以快速取得低成本信任」的例子之一,是推薦演算法。應用於電商時,信任已由電商網站建立並累積多年;應用於社群網站時,信任則建立在發文者本身。由於可以「借用」信任,因此推薦演算法很快就滲透入我們的日常生活

「不(太)需要信任」的例子,則可以解釋目前 AI 生成內容所擅長的領域。大型語言模型的商業應用,目前常見於文案撰寫、程式設計輔助和語言學習。

AI 可以一口氣生成許多文案範例,再由寫稿人自行彙整。而 AI 生成的程式碼即使有些 bug,工程師也可以手動調整。使用者暫時不期待 AI 自行完成所有工作,只要能省去從零開始的時間精力就好,因此所需的信任相當低。

然而,當進入需要信任的領域時,AI 便顯得吃力。當時我舉出的例子是「AI 陪伴」:

AI 陪伴的問題並非技術,而是缺乏信任。恰巧與語言學習相反,由於人們清楚對面是 AI,便難以投入真正的情感;一旦投入情感,AI 又可能會因為「說錯話」而毀壞信任——畢竟即使是人類朋友,這種事也在所難免。

然而正因為 AI 不是真人,可以被任意捨棄,刪掉 app 就好。相反地對於真人,多少會有親情、友情或怕未來見面尷尬。這些「人情世故」,是維繫社會信任的基礎動力。

如果我們更深入思考「AI 陪伴」領域,不難推論出——目前的 AI 陪伴新創,幾乎沒有出路。這些 AI 陪伴產品如 character.ai、Replika,儘管曾經爆紅,卻既沒有「資料」,又難以取得「信任」。

信任崩毀:OpenAI 複製聲音,與苛刻的離職保密協議

OpenAI 似乎也有意加入 AI 陪伴的戰局。Sam Altman 在 5 月 13 日 OpenAI 發表會後不久,在 X 上發了一則只有一個字「her」的推文。《Her》(雲端情人)是 2013 年的電影,主題是關於與 AI 發展情感,其中的人工智慧 Samantha 是由史嘉蕾喬韓森配音,而 OpenAI 發表會上的女聲 Sky 聲音與其極為相似。

一週後,史嘉蕾喬韓森發表聲明,表示自己從未同意聲音被使用,OpenAI 也「不情願地下架該組聲音」。OpenAI 則回應,使用的是另一位聲音演員的聲音。

2023 年三月,Lex Fridman 的 Podcast 專訪上,被問到「你認為 AI 有愛的能力嗎?人類與 AI 有可能發展情感嗎?就像《雲端情人》那樣?」Sam Altman 的回答是:「我個人對此完全不感興趣。」

為什麼曾說過「AI 女友是 tarpit idea(偽需求)」(2023,YC 內部演講)、「ChatGPT 命名是故意的,人們才不會覺得是在跟真人說話」(2023-10,華爾街日報)的 Sam Altman,會忽然決定要以雲端情人為號召來宣傳產品?

有些人評論 OpenAI 的 GPT-4o,可以「降維打擊」上述的 AI 陪伴新創。縱使技術上如此,這類評論卻忽略了:信任很容易毀壞。類似於「直接複製他人聲音」的踩線事件,可以快速毀掉一間公司的信任。

OpenAI 近期更被 Vox 報導,強迫離職員工簽訂苛刻的保密協議,要求不可批評前公司,否則將會喪失已生效(vested)的股權。雖然 Sam Altman 發文道歉表示不知情,然而 Sam Altman 卻在該協議文件上簽了名。

離職員工 Jacob Hilton 也公開具名發文,確認此事為真。不論事情究竟是公然說謊還是內部管理混亂,這類事件,都進一步破壞了 OpenAI 的信任度——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資料,交給這樣的公司嗎?

誰同時手握「資料」與「信任」?候選人之一:蘋果

資料與信任難以兼得。好的產品體驗,來自於 AI 更深入理解使用者意圖,因此需要存取個人資料。這卻與隱私互相矛盾,且需要以累積多年的信任背書,不利於新創公司。

那麼,目前誰既擁有使用者資料,又具備累積多年的信任資產?

答案呼之欲出:蘋果。

蘋果是目前科技巨頭中,顯得最不「躁進」的一個。蘋果是少數沒有拿使用者資料來訓練的(至少,沒有被新聞報導出來)。當 Google、微軟、Adobe、Salesforce 乃至獨角獸新創 OpenAI、Notion、Figma、Canva,紛紛高聲宣布自己要進軍 AI,蘋果不僅是保守,甚至被懷疑是反應遲緩。2023 年的 WWDC 上隻字不提 AI,一年過後才開始大談 AI,但除了與 Google、OpenAI 簽約的風聲外,似乎見不到太多進展。

一方面,我們可以理解為蘋果缺乏 AI 技術的累積;另一方面,這樣的謹慎,可能才是正確的產品策略。

蘋果多年來主打「隱私」,透過限縮權限與透明化規範,使廣告追蹤愈來愈困難。iPhone + Mac 生態系,則讓蘋果累積了許多使用者資料,而具備先天的優勢。相較之下,微軟只有 PC 端的資料,而 Google 只有部分行動端資料可供利用。

對於蘋果而言,他們不需要將重心放在訓練最強的大模型,而應該將重心放在如何確保隱私。其中最迫切的需求,是讓 LLM 有辦法在本機端良好運作。這似乎也是自 2022 年底 AI 浪潮以來,蘋果的產品研發重心:

  • 2023 年六月:iOS 17 加入「日記」與 Journaling API
  • 2024 年四月:發表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OpenELM,主打可以更有效率跑在本機端
  • 2024 年五月:發表搭載 M4 晶片的 iPad Pro

M4 晶片看起來對於 iPad 是大材小用,實際上是解放了在行動裝置上跑 AI 模型的能力。而看似不起眼、主打心理健康的「日記」,則讓使用者進一步,將更私人也更掏心掏肺的資料,儲存在蘋果裝置上。

因此,若說誰能第一個做出真正有用、好用的陪伴型 AI,我會押注在蘋果身上。

聊天是一種「低效率的介面」。人類受限於無法心靈溝通(至少多數人做不到),而被迫使用語言、肢體、表情等「介面」來溝通;然而人與機器的溝通,從來都不需要透過文字或語音。機器隨時都在收集資料,其任務是讓使用者覺得「啊,它真懂我」。

AI 與人類的溝通,將會——也應該——非常不同於人類與人類的溝通。人類需要數年的時間彼此認識,AI 則可以瞬間看完一個人的所有資料。AI 可以「跳過認識的步驟」;即使有,也只是用於降低戒心、提高體驗。

人們與 iPhone 的「相處時間」,搞不好比任何一個人類都還要多。說起來恐怖,但我們的手機或許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我們。

當然,蘋果也不是勝券在握。日前蘋果發表 iPad Pro 的新廣告「Crush」,內容是以油壓機「壓碎一切」:樂器、遊戲機、顏料、相機、書本⋯⋯。這支廣告引發公關災難,蘋果也公開道歉。

信任易於毀壞。蘋果如果希望搶佔並稱霸 AI 消費性市場,肯定不能再犯下如此漫不經心的錯誤了。


我近期在忙什麼?Clarymind,一款 Self Care 健康 app

根據統計資料,台灣每年使用的安眠藥超過 10 億顆,有超過 400 萬人透過健保取得安眠藥,約相當於每 5 個人,就有 1 人使用安眠藥。我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中,也有許多人有失眠的困擾。

如果你對於睡眠困擾這個主題有相關經驗,請協助我填寫這份問卷,將可以大大幫助我們更理解現狀,非常感謝!

Clarymind 目前還在早期階段,不過已經可以在 App Store 下載!有任何建議,歡迎直接回信告訴我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