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hort Retention:如何定義?怎麼看好壞?4 種自欺欺人陷阱 & 5 種改善留存率的方法

Cohort Retention:如何定義?怎麼看好壞?4 種自欺欺人陷阱 & 5 種改善留存率的方法

最近在研究 Clarymind 的留存率,恰巧 YC 最近一支影片談 Cohort Retention,是我看過最清楚、最好懂也最實用的教學。Cohort Retention 是軟體服務重要的指標,意思是把用戶分群後,看不同群組的留存率。本文大部分內容來自這支影片,也加上一點點自己的經驗。

最近在研究 Clarymind 的留存率,而恰巧 YC 最近一支影片談 Cohort Retention,是我看過最清楚、最好懂也最實用的教學。

中文似乎並沒有太多資源;即使是英文,要不是太簡略,就是有太多工具介紹(這類文章大多都是分析工具公司寫的)。

​Cohort Retention 是軟體服務重要的指標,意思是把用戶分群後,看不同群組的留存率。

我還沒有看到統一好懂的中文翻譯,或許可翻成「群組留存率」。以下大部分內容來自這支影片,也加上一點點自己的經驗。


背景介紹

這支影片的講者 David Lieb 是 Bump 的創辦人(2009 年 YC 團隊)。

Bump 是最早達到一億用戶的 app 之一,功能是兩支手機碰一下,就能交換聯絡資訊和相片。

但儘管 Bump 使用者很多,卻並不成功。2014 年被 Google 收購後,關閉既有服務,團隊則加入 Google Photos。

David Lieb 同時具有新創與大企業 PM 背景,難怪解釋 Cohort Retention 如此清晰。影片中他也多次以 Bump 和 Google Photos 為例子。

為什麼要看留存率?

YC 的 slogan 是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(做有人想要的東西)。

但我們怎麼知道,自己真的做了有人想要的東西?答案就是留存率。如果有部分人一直用,那表示你成功做了他們要的東西。

為什麼要分群?

將用戶依照不同特性分群,而非把全部混在一起看,才能得出有意義的資訊。

例如:哪種人會留下來、哪種人不會?不同時間,產品的留存率是否有差異?(留存率隨時間上升,意味著產品正在變好;反之則可能是某個功能或 bug,導致大量的用戶流失。)

如何定義 Cohort Retention

三大重點:

1️⃣ 用哪一個標籤分群?

 ​
最常見的是不同時間點的新用戶。例如在不同週或月註冊。
 ​
當然,也可以用不同國家、獲客管道(朋友介紹、搜尋、廣告)、使用的裝置等標籤分群。
 ​
在 Clarymind,我們首先用「每週新用戶」來分群。因為我們是以週為單位 release 產品,如此就能看出功能上線後是否帶來影響。

 ​
2️⃣ 如何定義 Active User(活躍用戶)?
 ​

哪個動作,可以被視為活躍用戶?最簡單的方式是「打開 app 或造訪網站後,用了某功能」。
 ​
重點在於,這必須是「使用者從產品中獲得價值」的功能。David 舉例,如果是 Instagram,他可能會定義「瀏覽 3 則貼文」。
 ​
為什麼是 3 則 ?因為可能有人打開 app 立刻關掉,但也會算瀏覽 1 則貼文。我們不希望這也被記錄成活躍用戶。
 ​
這步的重點在於對自己誠實。如果選了太過簡單的行為(如:打開 app、點擊某頁面),留存率和活躍用戶數字,的確會變好看,但其實只是在自欺欺人。後面會談到更多自欺欺人的陷阱。

 ​
3️⃣ 如何抓時間區間?
 ​

定義一個你認為「用戶應該使用產品的頻率」。
 ​
例如,社群媒體或娛樂類 app,應該看每日留存。工具型 app,可以看每週留存。如果是 Airbnb 這類旅遊服務,可能是每季或甚至每半年。
 ​
這步也同樣要小心自欺欺人。時間區間拉長,留存數字自然會好看,但只是用戶悄悄流失而自己不知道。
 ​
以 Clarymind 為例,我們的螢幕時間管理功能,可以讓人把分心的 app 鎖起來。
 ​
而我們觀察「每日留存率」,因為合理而言,用戶會上鎖的 app 是本來高頻率用到的(如:社群媒體)。
 ​
對於上鎖後就不再打開的用戶,雖然有部分可能是因為非常有效(太有效了),卻也可能納入一些來看看的人,實際只鎖了一個根本不會用到的 app。針對這樣的用戶,Clarymind 並沒有提供價值。

如何評估 Cohort Retention 好壞

一句話:重點是形狀,而不是絕對數字。
 ​
也就是說,看留存率好壞的方法,是:
 ​
✅ 有沒有趨平到某個留存率
❌ 而不是「第幾天有幾 % 的人留下來」
 ​
把留存率的圖畫出來後,如果最後趨平,那就是好的留存率曲線。儘管只能留下一小部分的使用者,時間一長,這個數字仍然能累積、成長到很大。
 ​
如果沒有,那表示時間一長,用戶都會走光。每個月都只是在獲取新用戶,去填補流失的用戶。這樣的產品會非常讓人心累。

Product A 看起來在前期留存率數字很好,但最終會趨近於 0。Product B 則會趨平於 20% 附近。你會希望自己的產品是 Product B。


這邊 David 以 Google Photos 舉例:留存率很快就下跌,但是會趨平於 20%~40%。
 ​
儘管「我們有 80% 的用戶,用沒幾天就不用了」,這句話聽起來一點都不酷,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好產品。因為只要撐得夠久,最終就有機會拿下全世界 20% 的使用者。
 ​
而這也是事實:四年後 Google Photos 已經有超過十億的使用者。David 表示在產品上線後六週,他就知道這產品能留住人,給了自己很大的信心。
 ​
(Clarymind 目前的留存率也是趨平到大約 20~40%,不同的群組表現不同。這確實給了我們一些信心。)

幾種自欺欺人的陷阱

以下四點是常見騙自己的方式,千萬不要踩到了(David 說自己犯過每一個錯):


1️⃣ 不該把時間區間拉長
   

時間區間選得長一點,通常留存率曲線會比較平、也比較高。誰不希望讓自己好過點,也在投資人面前比較好看呢?
 ​
David 舉 Bump 為例。原先他們看「每週留存」,但後來有個投資人會議,所以就改成看「每月留存」,後來甚至說服自己「好吧,每季留存也算合理吧?」
 ​
David 自述,他們當然只是在騙自己。Bump 並不是每季才用一次的那種產品。

 
2️⃣ 不該用太容易達成的行為,來定義活躍用戶

 

例如:選「打開 app」這種太淺層的行為。
 ​
除了避免自欺欺人,更重要的是:一旦將活躍用戶的定義訂得太過寬鬆,你會開始用一些奇技淫巧來「優化」這個數字。
 ​
常見的奇技淫巧是「跳通知」。用戶看到紅點點,無意識點進去,然後立刻關掉。這種用戶不該被算作活躍用戶。
 ​
David 舉例 Google+。年紀小於三十歲的人應該不知道這是什麼——Google+ 是 Google 為了跟 Facebook 競爭,而做出來的社群網站。
 ​
當年 Google+ 團隊定義活躍用戶為「點去右上角看過通知」。但由於每個 Google 服務都被綁了同一個 navbar,這其實只不過是 Gmail 的用戶看信時,順手看一下那個紅點點是什麼而已,根本不是 Google+ 的活躍用戶。
 ​
(Google+ 也在這美麗的謊言下,上線七年後關閉服務,從沒有真正流行過。)
 ​
如何避免選擇「太簡單的行為」?David 建議,想像自己坐在用戶旁邊,看他用自家的產品。用戶做了哪一件事,你會覺得這就是你期望他使用的方式?

  ​
3️⃣ 不該用「付費」行為,定義與追蹤活躍用戶

 

直覺上,付費似乎是好指標,畢竟這是公司存亡的最大重點。
 ​
問題在於,付費是落後指標:使用者會先停止使用服務,然後才取消付款。
 ​
如果想區分免費和付費用戶,不應該追蹤付費這個行為,而應該追蹤「付費且活躍用戶」的留存率。

  ​
4️⃣ 不該看特定時間點的數字

 
如同前面提到的,絕對數字不重要。
 ​
這是很常犯的錯誤。創辦人很愛看這個數字,認為自己「週留存率是 80%」應該很棒。
 ​
事實是,如果每週流失 20% 的使用者,時間一長終究會全部流光。重點是「長時間而言,可以留下多少比例的用戶」。
 ​
我們在 Clarymind 也犯過這個錯。坊間喊 Day1、Day7、Day30 Retention,其實都沒有多大意義,多半只是在自欺欺人。

如何改善留存率

1️⃣ 把產品做好一點

 
如:新的使用情境、減少延遲、簡化流程⋯⋯
 ​
觀察方式,就是依照新用戶的加入時間,切分不同的群組,看留存率是否變平、變高。
 ​
如果比較久遠的留存率曲線會掉到 0,而比較近的曲線則變平,那就表示產品正在變好。
 ​
這點在 Clarymind 的數據上也能觀察到。產品剛剛上線的第二週,我們有一些比較嚴重的 crash 和流程錯誤,因此留存率明顯不佳。但在改進之後,就能看到留存率變高。

2️⃣ 獲取更好的用戶


有時候產品本身沒問題,但是瞄準了錯誤的用戶。
 ​
David 以 Google Photos 為例,有段時間他們瞄準 Gen Z,但由於 Google Photo 主打人生回憶與懷舊,而 Gen Z 並沒有太多人生回憶,也不太可能看著兩年前的照片懷舊,所以留存率不高。​

 
3️⃣ 把群組切得更細


再次用國家、裝置等不同維度的標籤,把使用者切得更細。有時候會發現,某些細小群體的留存率很不錯,而某些則很糟糕。這可以讓你知道該怎麼改善產品,或者該瞄準特定受眾。

 
4️⃣ 改善 Onboarding

  ​
有時候只要多幫用戶一把,讓他們一開始就搞懂產品怎麼用,就能改善留存率。
 ​
David 表示,這很常被 B2B 產品忽略,花了大量時間在打磨產品,卻沒花心神想「怎麼教會用戶」——客戶過往的使用流程是什麼?你現在希望他們如何透過這款新產品改善?

 
5️⃣ 網路效應(Network Effect)

     
當愈多人使用,產品就愈有價值,就稱為網路效應。隨著網絡長大,某些群組的 Cohort Retention 會隨著時間變好。
 ​
所以如果產品有網路效應,可以先思考如何讓既有用戶形成緊密的連結。(這塊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產品 Consumer apps。)

什麼是「最棒的留存率」?

答案:不僅趨平,而且還往上。(如下圖,借用紅杉資本的圖。)

如果產品非常好,人們會愈用愈多,所以在幾個月過去後,留存率不僅沒掉,甚至還上升了。

另一張圖則是 Layer Cake Chart(如下面附圖)。如果上半部在成長、下半部有一層厚厚的舊用戶,這就是非常棒的圖。

最右邊 12 月的切面,可以看出用戶是從哪裡來的。上半部正在成長,而底下還可以看到來自一月至六月的用戶。這就是好的 Layer Cake Chart


溫馨提醒

 
1️⃣ 小心分析工具
   

有時分析工具背後的運算規則,不見得是你想要的。
 ​
常見的錯誤包含:
 ​
◼︎ 計算累積的 retention,而非把不同群組分乾淨
◼︎ 只追蹤使用者是否「在某日期前回來」,而非「在特定時間段回來」
 ​
David 建議,自己手動記錄這些數字,用 Google Sheet 先畫張圖,跟分析工具比對確認無誤後,再改用分析工具看。

2️⃣ Cohort Retention 不用每天看,大概每一兩週看一次就好

  ​​
3️⃣ Talk to Users
   

Cohort Retention 不會告訴你要怎麼改產品,但會告訴你產品狀態是好是壞。
 ​
而如果發現圖畫出來不好,該做的是去找用戶對話,弄清楚哪裡有問題。

--

以上就是 YC 針對 Cohort Retention 的入門版介紹,相當建議軟體 PM 或創業者都看過一次影片。

Clarymind 的螢幕時間管理,可避免自己無意識滑社群,培養「主動使用社群」的習慣

▶︎ 至 App Store 下載

好處:焦慮減輕,也省下很多時間。每天少滑 2 小時,一年就能省下 730 小時。

免費版可以鎖定一個 app,可以先試試看,觀察是否有效降低用量。

黃昱嘉
黃昱嘉
新創 10 年經驗,擔任過軟體工程師、產品設計與行銷經理,也因此累積了前端、iOS、產品設計、UI/UX、社群行銷、廣告投手、平面設計⋯⋯等跨領域能力。
每週一篇科技商業觀察
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

每週我會寄送一封電子信,分享科技動態、商業趨勢與新創觀察。期望能與讀者一起,在高速變動的科技世界裡,找尋永恆不變的核心本質。

訂閱電子報
訂閱《本質思維》電子報